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火力发电 » 正文

印尼煤电厂难找“接盘侠”

日期:2023-03-15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作者:韩晓彤

国际电力网

2023
03/15
09: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电项目 燃煤发电机组 煤电装机

印尼部分煤电厂的投资方正在着手退出。近日,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拟将位于西爪哇的PLTU Pelabuhan Ratu燃煤电厂转让给该国煤炭国企Bukit Asam(PTBA),据当地媒体报道,项目估值约为4亿美元。

印尼是中国能源企业出海投资的热点国家之一,中国也一度在印尼投资了不少煤电项目。2021年9月,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而后一直认真履行该承诺。

笔者多方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在印尼的中资煤电项目独立发电站(IPP)有退出意愿,原因包括环保意识和自身发展需求。具体而言,这些企业想把煤电项目卖出,获得现金流,再用来开发新能源项目。

但他们面临的困境是,虽有意愿退出或出售,却没有金融机构愿意为这些煤电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不仅包括融资,还包括卖方顾问、买方顾问等服务。

和欧美国家许多已运行超过50年的煤电厂不同,印尼许多煤电厂还“非常年轻”,按照印尼先前公布时间表,“年长”煤电厂先退役,“年轻”煤电厂后退役,每个煤电厂至少可以有20年的运行周期。将有约12.5GW煤电装机容量在2040年以后退役,彼时这些煤电厂虽未关停,但所扮演角色会和以往有较大不同,如主要用于调峰。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中资燃煤电厂属于较晚退出的一类。

马里兰大学崔宜筠教授介绍,印尼2030年前将退出的IPP煤电装机容量大约4.2GW,其中约2.7GW只有本土企业参与,剩余1.5GW大多由日本、韩国和少量中资企业参与。约92%的中资企业参与的燃煤电厂在2035年前不会退出,到2038年才开始大量退出,其中50%会在2040年之后退出。

中资燃煤电厂退役时间较晚,但总体运行年份只有20年左右,且退役越晚,到末期扮演的角色就会越不同,可能需要进行大量调整、改造才可继续运行,后期压力会很大。

若提前退役,项目收益年限缩短势必影响投资回报率。印尼需要有更多补偿机制助力退煤转型,用金融机制助推新能源发展。

2022年20国集团峰会期间,印尼与一些国家和组织共同发布“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联合声明,由众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组成的格拉斯哥净零排放金融联盟(GFANZ)将筹集100亿美元资本,共同帮助印尼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此外,亚洲开发银行在2021年创设了促进早日关停燃煤发电站的“能源转型机制”(ETM),运用各国政府和慈善团体提供的无偿资金等,以低息贷款替换燃煤发电站现在背负的贷款,力图实现缩短运转年限同时获得盈利。

有业内人士希望印尼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机制,出台政策为减碳行为提供补贴,或推出税收优惠,以低于现有贷款利息水平的利率再融资,再或是出台碳信用交易机制,为提前退役的燃煤电厂减少的碳排放核算碳证。

2023年2月,印尼提出为各家燃煤发电厂设定排放限额目标,在设定限额后,各企业将被要求进行碳信用交易,这是该国建立国内碳信用交易机制的首个举动。

若上述政策最终出台,印尼煤电提前退役就有了可依据的补贴政策,更加具备可行性,这也为中资煤电项目增加了退出可能性。

笔者认为,虽然部分在印尼的中资煤电项目尚有盈利空间,但为避免夜长梦多,需要充分利用上述机制,抓住一切机会窗口,同时放大中资企业在新能源方面的出海优势。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