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一年以来,全国能源行业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可再生能源呈现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好、利用水平高、产业竞争力强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绩。
2022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
2022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22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水电建设
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抽水蓄能建设
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
2022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
市场化程度高
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
成本大幅下降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
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
2022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新能源产业重心转移
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应对气候变化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以上已成为新常态。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通威全面打通光伏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不断做强做大优势环节,制造端重点布局高纯晶硅、高效电池及组件,应用端着力打造 “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以领先的规模、技术、成本、质量优势,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
通威一直坚持创新引领,聚势聚焦。以多晶硅为例,从最初投产仅1000吨产能,到目前已达到23万吨产能,各项技术指标全球领先、生产成本全球领先、综合能耗水平全球领先、产能规模全球第一。
在电池片环节,通威太阳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出货量最大的太阳能企业。公司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技术边界,目前已建立了3个国家一流光伏技术研发中心,瞄准技术前沿,自主研发行业首条1GW 210 TNC量产线,行业首条大尺寸先进金属化试验线,以及建设新型电池、组件行业主流技术中试线等,持续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通威在产业链终端真正实现了农业和光伏高效协同发展,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的通威四川西昌“渔光一体”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四川省首个“渔光一体”项目,78336块光伏组件立在离水面2、3米的空中,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平均每年将约3100万度电输送至凉山州乃至四川省各地的居民家中。
2022年8月至今,通威加速组件业务布局,扩产规划迅速落地。2023年,通威在高纯晶硅环节仍有两个20万吨项目在建,电池片环节有50GW项目在同步推进,组件环节的盐城、南通、金堂项目也在加快建设。通威将始终以实际行动助力光伏发电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第一主角,助推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光伏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