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智能电网 » 智能电网要闻 » 正文

电力系统数字化的演变历程

日期:2023-02-08    来源:美克生能源

国际电力网

2023
02/08
16: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数字化 电力物理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其数字化进程。

从最初的布尔代数和继电器应用,到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后来的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直至当今的“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均一出现就很快被运用于电力系统生产运营实践。

结合数字技术发展进程和其与电力系统的融合模式,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可分为物理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和社会信息物理系统3个阶段。

电力物理系统

19世纪中叶,电磁现象的发现和相关技术的发明,加之工业化进程对能源动力的强烈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工业应运而生。

直到20世纪60年代,电力系统呈现出交流输电占主导、输电电压较低、电网规模小等特征。此阶段对应于以硬件布线承载数字逻辑的发展阶段,基于数字逻辑实现了早期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功能,实现了初步的自动化;

设备信息主要以台账、定值单、运行记录等进行手工记录和传递,业务信息以纸质文件进行人工传递,存在效率低下、修改困难、难以保存、沟通成本高、易产生偏差、运行状态掌握不及时、不精细、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弊端。此阶段,电力系统数字化以继电保护和简单自动装置应用为主要标志,呈现出物理系统自动化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单体软件开始在电力系统得到应用,例如,绘图软件应用促进了电网绘图效率和精度提升,且易于修改、便于存储;又如,计算机技术发展改变了电网计算业务形态,电网计算从使用传统的计算尺、晶体管计算机到微机、小型机等,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在此阶段,电力物理系统形态如图3所示。信息空间与物理世界、人类社会的互动较弱,离线系统和运行系统技术边界的相互独立性高,电力系统主要呈现出其物理系统属性。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快速扩大,逐步形成了以大机组、超高压输电和电网互联为主要技术经济特征的大型互联电力系统。如1981年,我国首条500 kV交流输电通道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工程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电网正式迈入500 kV超高压时代;1985年,我国第一台0.6GW火力发电机组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电源迈入中大型机组时代。

此阶段正值数字技术从单机应用逐步向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的阶段,电力企业计算机应用从离线系统向在线系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运营效率提升,电力系统数字化表征为信息物理系统形态,信息空间与物理世界、人类社会的互动不断增强。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如图4所示。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部分设备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作性能明显提升。例如,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核心元器件不断更新迭代,从电磁式、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微机保护,逐步达到高可靠、高性能、高集成。信息系统从离线系统逐步发展为在线系统,如20世纪70年代,调度自动化以电话通信等方式传递系统状态,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了调控一体化。

2、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单体软件应用发展为信息集成应用,逐步实现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核心业务全面覆盖,实现从分散建设到集中建设、从局部应用到企业级应用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源。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深度,可将电力系统数字化分为局域网及互联网阶段,具体如下:

1)局域网阶段:局域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电网内部区域性信息流下的各类业务要求,应用局域网组网技术构建了企业内部的通信网络平台。此阶段系统建设大多呈现“独立建设、定制开发、功能单一”等特征,信息冗余与信息不完整现象并存,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以电网二次系统为例,由于缺乏对全网性、跨部门、跨专业等协同作业要求的技术架构和标准支撑,系统建设较为分散、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各专业系统及装置之间的协调控制困难,厂站间缺乏配合,导致电网运行效率较为低下,并带来巨大的运行维护工作量。

2)互联网阶段:此阶段计算机网络遵循国际标准构建,具备统一网络体系结构,软件系统从单机计算环境向网络计算环境延伸,EAI、SOA等技术发展迅猛,促进了电力系统信息集成发展。图5所示为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verallpower grid operation intelligent system,OS2)。

该系统设计遵循SOA标准体系,在主站端系统集成了以EMS、DMIS、保信等为核心的电网运行监控以及业务管理功能,在厂站端突出强化建设了站控层数据整合、站端智能化应用功能,实现了“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的系统建设目标。

在此阶段,信息系统的融合和支撑推动电网从物理系统发展为信息物理系统,在物理世界全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空间虚拟网络和电网物理空间实体网络的相互协调,支撑物理电网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自治性和经济性。

社会信息物理系统

电力系统数字化的进程中,随着社会传感器技术发展进步,社会传感器网络实现了社会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高效连接,如图6所示,“社会+物理系统”等价地映射到数字系统中,信息空间与物理世界、人类社会的互动更为全面、实时。

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进入数字电网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与“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快速崛起并融合发展,信息社会发展进入“大机器”时代。数字电网特点可从广度、深度、速度、跨度4个维度展开分析。

在广度上,数字技术覆盖电网发、输、变、配、用全环节,贯穿规划、建设、运行、营销等全业务过程,并延伸至能源产业价值链与能源生态系统;在深度上,数字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持续促进电网企业数据价值释放,极大的引领技术革新和业务变革;

在速度上,数字技术促进电网企业对内、外部环境的全面洞察和快速反应,实现数字技术对海量信息的接入、传输、存储和处理速度不断提升;在跨度上,数字技术有效推动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广泛联系和跨界协作,支撑内外部服务撮合,催生平台经济,促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支撑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2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