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海盐县秦山核电已累计安全运行超150堆·年,累计发电近7500亿千瓦时。近年来,秦山核电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总结提升,形成了一套具有秦山核电特色的减非停管理方法。通过发挥减非停管理优势,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有效整合运行、维修、技术等领域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优势,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度,秦山核电首次实现商运发电以来年度零次非停的佳绩。至此,秦山核电圆满完成2022年度发电任务,实现年度发电量八连增,能力因子和负荷因子连续6年创造“双90”的卓越运行业绩。
一是做好非停风险识别管控。核电厂运行期间,非停风险隐藏在生产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设备运转、设备操作和运行、试验、人员行为都有可能带来非停风险,如何识别出非停风险并加以管控是核心。秦山核电在工作准备阶段,通过工单和工作文件的优化完善与强化规程执行,减少人因失误;在生产活动中,组织召开生产组织计划会,探索推广运行风险挑战会,有效识别并控制日常运行和机组大小修期间的风险。
二是抓好关键敏感设备管理。秦山核电结合国内外设备管理先进理念及方法,全面建成了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明确了设备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流程、方法及标准,实现设备全寿期可靠性的体系化管理。其中,关键敏感设备是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秦山核电创新利用大数据方法建立关键敏感设备的性能监测模型及评价标准,开发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通过严格控制大修关键敏感设备维修质量、开展关键敏感设备故障机理及维修有效性分析及管理自我评估等,确保关键重要维修质量控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秦山核电9台机组全部实现可监督关键敏感设备性能监督,定期开展健康评价,每年完成系统监督报告1000多份、设备监督评价5500多次,切实提高了关键敏感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提升核电机组本质安全。秦山核电通过建立十大缺陷/十大技术问题制度,集中投入人力和资源,作为高优先级事项进行管理,有效消除了机组安全运行隐患,减少了机组非停的概率。通过实施重大变更和技术改造等工作,更新陈旧设备、淘汰落后技术,增加备用,部分关键敏感设备故障敏感性大大降低,从本质上实现关键敏感设备的脱敏,有效消除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技术难点,提高核电厂的本质安全。如“秦二厂四台机组DCS网络可靠性提升”特大技改工作,切实提升了DCS网络安全性和故障诊断预警全面性,降低了核心部件故障率,有效提升DCS系统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降低机组瞬态及非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