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我国大部地区寒潮来袭,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的关键期。国内多家媒体相继刊发报道,聚焦中国华电能源保供工作。
央视新闻
寒冷的冬季里,保暖保供无疑是头等的民生大事。为了确保今冬供暖顺利进行,中国华电所属企业深挖自身的潜力,新模式新办法在生产一线火热进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播出《冬季保供按下“快进键”》,报道华电能源所属哈三电厂应对冬季保供“大考”跑出保供“加速度”的良好做法。
作为黑龙江省内最大的发电供热企业,华电能源坚决扛起央企担当,在保证机组检修进度、提高设备可靠性、做好电煤资源组织和供应等方面“多管齐下”,全力备战迎峰度冬,保障今冬明春能源供应稳定有序。目前华电能源总供面积1.4亿平方米,为省内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等前四大城市中心城区、约560万人提供供热服务。华电能源所属富发电厂投运中国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长输热网工程,供热面积达2400万平方米。认真研判电力、煤炭市场形势,全力落实煤源,长协煤兑现率达100%;2022年累计更换一、二级老旧管网57千米,完成分户改造面积54万平方米,完成机组检修、技改、管网维修,累计投入资金近4.9亿元,全力以赴打好迎峰度冬攻坚战。
人民日报
深夜两点,气温已降至零下21摄氏度,位于内蒙古的国家能源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灯火通明,百余台大型主采设备开足马力。“为了防止洒水道路结冰,每隔3小时就要喷洒一次防冻液,现在每天能生产原煤近10万吨。”黑岱沟露天煤矿矿长钮景付介绍。
向南千余公里,华电四川广安发电公司的储煤棚内,堆起一座座十余米高的“煤山”。燃料管理部主任陈宗辉说:“十几位同事在北方主要产煤区蹲点煤炭采购发运,目前每天用煤2万吨左右,存煤可用30天以上。”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供暖季。11月下旬,受寒潮天气影响,北部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大幅下降。煤炭、电力企业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介绍,9月以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电煤供应形势持续向好,有效保障了发电供热用煤需求。
与此同时,油气增储上产开足马力。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年产原油达660万吨,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全年产量,创历史新高;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今年已累计向9座储气库注入天然气超28亿立方米,调峰能力达1500万立方米/日以上,可满足3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中国海油持续加大海陆勘探开发力度,预计今冬明春供应国产天然气约100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今冬供暖季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总体上是有保障的,受持续寒冷天气等影响,高峰时段、部分区域可能会出现供需偏紧情况,“我们将组织各地切实履行保障民生用气的主体责任,确保民生用气充足稳定供应。”
清洁能源供暖大显身手。11月15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在山东海阳市启动今冬明春供暖。据统计,“暖核一号”三个供暖季累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258.2万吉焦,减少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放眼全国,一批大型风电、光伏、水电项目陆续投产,为能源保供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全力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既要保产量,还要保输送、稳价格。
多方发力保输送。保运煤——铁路部门大力组织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大秦铁路日运煤量回升至百万吨水平;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依托智慧港口建设成果,以煤炭快卸快装保障作业效率,日均装船65.5万吨,较保供之前年均水平提高18%。畅输气——国家管网集团加速“全国一张网”织网组网,打通区域梗阻,提升资源互供互保能力,日输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用气高峰时日输气量可提升至近9亿立方米。稳送电——国网四川电力加快推进19项度冬重点工程按期投运,运检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做好电网设备运维;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运用防冰预警监测、融冰装置等手段,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天气,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多措并举稳价格。面对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的局面,能源行业及时研判、超前谋划。10月份,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719元/吨,较年初下降6元/吨。目前,主要供气企业管道气平均供气价格多在每立方米2至3元,部分尖峰增量气源价格也控制在每立方米4至5元,为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