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随着最后一根监测钢束灌蜡完成,漳州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预应力施工圆满收官。从摩擦力试验启动到监测钢束灌蜡结束,整个过程历时5个月08天,比原计划提前22天完成。
漳州核电华龙一号机组安全壳厂房有着“双层安全壳”——外壳是抗飞机撞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壳为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壳预应力系统由221根钢束组成,是核电站中重要的防护结构。
预应力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预应力张拉完成与核回路冲洗(简称NCC)工期间隔较短,然而在此期间,不仅要完成扶壁柱区域所有贯穿件安装并水压试验,还需将R厂房与周边厂房管道相贯通。为了保证NCC、冷试等节点按期实现,相较原计划,预应力施工工期缩短了两个月,同时由于漳州1号机组采用“开顶法”设备先行引入工艺,建设工期的关键路径由一回路施工转变为周边厂房辅助系统、预应力施工及二回路管道施工。
面对施工任务紧、交叉作业多、安全风险大、高温湿热等重重困难,漳州项目部工程管理部成立了壳间预应力施工专项小组。专项小组迎难而上,通过优化施工逻辑与工艺,极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如创新性采用“双层升降平台+脚手架施工模式”,使环向钢束工效提高约40%。
华龙批量化,漳州率先行。漳州核电1号机组预应力施工节点的提前完成,为后续NCC核回路冲洗、冷试、热试等关键节点的实现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后续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