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技术 » 电缆线缆技术 » 正文

中国能建陕西院新增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日期:2022-11-10    来源:陕西院  作者:杨卓

国际电力网

2022
11/10
11: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变电站 电缆隧道

11月7日获悉,中国能建陕西院新增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分别为《一种变电站站内倒换出线间隔的出线布置结构》《用于330千伏变电站快速转供电的电气主接线系统》《一种超高压车载移动式变压器出线套管结构》《一种浅挖的户外电力电缆隧道结构》《一种玻璃炉窖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一种可调节的钻杆拆装固定装置》《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伏支架》《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户内变电站的布置结构》《一种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分组布置结构》《一种330千伏双仓电缆隧道》。

《一种变电站站内倒换出线间隔的出线布置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负荷密度增长日益加快,变电站的规划建设也日益频繁。电网网架结构需要随之调整,线路倒换间隔的情况时有发生,站内倒换出线间隔需求增加。常规站内倒换间隔停电时间长,对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影响大。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站内倒换出线间隔的出线布置结构,解决了现有倒换间隔不利影响,保障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用于330千伏变电站快速转供电的电气主接线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负荷密度增长日益加快,330千伏变电站作为枢纽变电站,其建设检修改造也日益频繁。针对基建、技改、事故等电网正常或突发情况,330千伏枢纽变电站存在负荷快速转供的需求。目前传统的转供电接线系统施工周期时间长,主设备集成度低,运输不便、经济代价大,这都对供电连续性及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转供电接线系统,在330kV电压等级及以上的超高压大容量领域中,以解决传统转供电接线系统存在的施工周期长、设备集成度低的问题。

《一种超高压车载移动式变压器出线套管结构》:针对基建、技改、事故等电网正常或突发情况,枢纽变电站存在负荷转供的需求。车载移动式变压器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占地少、建设灵活等优点,应用于超高压变电站内的负荷快速转供场景。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超高压车载移动式变压器出线套管结构,以解决常规出线套管结构无法保证运输高度,无法保证带电距离,难以实现快速转供电实施方案的问题。

《一种浅挖的户外电力电缆隧道结构》:随着城市扩张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在电网建设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因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通常较大,造成深挖电缆隧道,电缆隧道深度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浅挖的户外电力电缆隧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深挖电缆隧道,电缆隧道深度大的问题。

《一种玻璃炉窖余热综合利用系统》:本专利的目的是有效利用玻璃炉窑的烟气余热进行发电及供热(冷),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玻璃炉窑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换热,将水加热生成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同时抽出低参数蒸汽接至溴化锂制冷机组或换热器,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同时在烟囱前设置余热回收装置生产热水,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

《一种可调节的钻杆拆装固定装置》:本申请涉及钻杆固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钻杆拆装固定装置,该钻杆拆装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完成对钻杆的固定,通过调整两个卡盘开口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不同孔径钻杆的固定,现场操作便捷;该装置的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简便,拆装效率高,便于运输及携带。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伏支架》: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伏支架,解决了固定光伏支架不能随季节变化调整光伏板角度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型光伏发电场在安装和调节支架角度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的连接方式为装配式,构造简单、安装便捷、造价低廉,构件损坏后可更换。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户内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城市变电站多为户内变电站,线路多为电缆出线。为了限制电缆线路的电容效应,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330千伏及以上线路根据需要设置并联电抗器。现有技术的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为户外三相分体布置,该布置设备占地面积大,电气接口较复杂,变电站整体规划不统一。本专利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并联电抗器户内布置结构,符合城市户内变电站的建设要求,减少变电站围墙内面积,增大变电站建设灵活性。

《一种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分组布置结构》:城市变电站为减少电网的有功功率损耗和提高电网电压,变电站的低压侧需要配置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分组布置结构。可降低传统框架式并联电抗器组布置结构弊端,按照所连接的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进行分组,并将同组的并联电容器组设置独立房间布置。符合城市变电站建设规划,减少建筑工程量,增大变电站建设灵活性和运维合理性。

《一种330千伏双仓电缆隧道》:在电缆隧道顶设置长方形电缆竖井,电缆进入竖井后随即开始转弯敷设,解决了原有正方形竖井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满足电缆转弯半径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隧道截面高度、降低了隧道埋深,进而缩减了电缆终端占地面积、施工开挖深度及宽度以及隧道工程相应的工程量,解决了改扩建变电站和新建终端站工程中电缆落地的技术难点。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