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乏弹性,致使电网没有动态柔性及可组性;垂直的多级控制机制反应迟缓,无法构建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系统;系统自愈、自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实体冗余;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
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使得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不能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所以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
与传统电网相,人们设想中的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指完整的、正确的、具有精确时间断面的、标准化的电力流信息和业务流信息等)的获取能力,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需求,整合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
通过加强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的分析、诊断和优化,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以及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电网运行和管理。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将进一步优化各级电网控制,构建结构扁平化、功能模块化、系统组态化的柔性体系架构,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灵活变换网络结构、智能重组系统架构、最佳配置系统效能、优化电网服务质量,实现与传统电网截然不同的电网构成理念和体系。
智能电网的含义怎么定义的
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智能电网相关知识
“智能电网”的概念首先由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相应。各国电力公司、电科院、高新技术公司(包括IBM、Google、SUN等)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这里说说我国的情况吧。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给智能电网的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换言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首先要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在前期保证输电、变电的智能化建设,要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满足经济意义和节能,最后保证电能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欧美侧重于电网真正的“智能化”,如:分布式电能存储、多类型清洁能源的接入、智能电表的应用、提高电网防恐怖袭击的能力等等。
智能电网从技术角度讲,包括以下内容:电网的自愈性(高级算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应用)、新能源的充分利用(接入与防扰动)、用户的分时电价(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充电站)等应用,还包括智能化设备(ED)、智能化变电站等。
很多,最重要的是电力系统相关专业,其次,电力电子、通讯、传感器、软件等都与智能电网有关。
智能电网的管理属于什么类人工智能
传感器类人工智能
智能电网是通过传感器把各种设备、 资产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客户服务总线,从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使运行和管理达到最优化的一种高度信息化的电力系统。其特点可以描述为: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可观性和可控性、互操作性3各方面。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依靠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电功率或者负荷出现较大的快速波动而造成的功率不平衡能够通过调整功率或者负荷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智能电网中,高渗透率新能源的接入造成了系统功率的不平衡性,降低了灵活性;而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接入作为可控负荷又提高了灵活性,需要很好地利用两者的能力;
可观性和可控性:可观性是指能够完整地获得电网中的信息,例如目前广泛安装的PMU可以对电网中的状态进行检测;而可控性是指具备有效的手段对电网进行控制,例如大规模装备的FACT元件可以帮助智能电网完成这个工作;
互操作性:互操作性是指保证多个网络、系统、设备、应用或元件之间相互通信以及在不需要过多人工介入即可有效、安全、协调运行的能力。例如发生故障,能够正确启动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一种互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