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安徽合肥研究院在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安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日期:2022-09-14    来源:中国核电网

国际电力网

2022
09/14
17: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核电站 乏燃料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乏燃料场外运输安全是确保核燃料后端循环与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乏燃料运输风险评估研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潜在薄弱环节从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对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意义。充分辨识、表征并量化复杂运输系统中的多元异质动态风险因素,进而定量评估运输风险,是当下乏燃料运输研究面临的主要难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戈道川课题组在乏燃料运输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针对乏燃料道路与海上运输的特性和不足,提出体系化的风险评估与路径优化方法,可有效降低乏燃料运输的放射性风险、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针对目前乏燃料运输路径优化研究存在优化指标单一且风险指标表征和量化不充分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放射性风险指引的道路运输综合路径规划RICPP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运输风险成本、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进行多目标和权重约束下的路径优化,可为乏燃料运输选出一条更安全、更经济的路线。

针对乏燃料海上运输风险评估研究中缺乏对人员失误、船舶故障、航行环境等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表征及量化分析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耦合确定论和概率论的乏燃料海上运输一体化概率风险评估IPRA方法,并构建综合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核素扩散水动力模型,实现近岸海水中核素浓度的动态精细模拟及公众放射性风险量化 。

研究对核电站乏燃料公-海-铁多式联运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意义,可为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移动式核电源、微小型移动空间堆等放射性物质运输系统的安全设计优化及运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系统安全可靠性领域期刊《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第219、227期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乏燃料道路运输综合路径规划RICPP方法框架

乏燃料海上运输一体化概率风险评估IPRA方法框架

核泄漏事故后不同时刻近岸流场(上)及核素浓度(下)分布的动态仿真模拟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