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定义:
火力发电即火电,是指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通常利用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火力发电的一般可燃物多为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始终占据一半以上比重,由此奠定了火力发电在国内电力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火电发展历程:
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力发电进入大发展的时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也不断降低。但机组过大又带来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量稳定在300~700兆瓦。
如今火电仍然是全球第一大主力电源,近年来火力发电量保持稳定增长,但收到全球节能减排问题,及多国进行的能源结构改革等政策影响,火力发电量市场占有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态势,但受能源结构、历史电力装机布局等因素影响,未来全球发电能源结构仍将长期以火电为主。
火力发电过程:
煤炭通过电磁铁、碎煤机送至煤仓间煤斗内,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鼓入的热风被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送至粉仓,最终由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
中国火电行业产业链:
电力行业就是把各种类型的一次能源通过对应的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再经由输电及配电网络把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标准的电能。国家能源局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用电等重要环节。火力发电行业上游主要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行业以及发电设备行业,下游产业主要是电网公司、消费者等流通及应用环节。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始终占据一半以上比重,由此奠定了火力发电在国内电力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火电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原煤产量为38.4亿吨,同比减少了0.06亿吨,原煤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40.4亿吨,占据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54%,印度与美国分别以12%和6%的市场份额位列二、三位。
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等石化能源为主,火力发电仍是我国最主要能源形式。从2016-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国火电发电量保持年均2%-8%的稳定增长,总装机容量也保持稳步提升势头。截至2020年底,中国火力发电量约为52,7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5亿千瓦时;火电累计装机量达到124,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我国煤电行业去产能相关政策:
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中后期,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国能源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能源需求量还会增长,但是由于新能源的冲击,煤炭市场存在产能的绝对过剩,必然要有部分产能退出。为进一步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煤炭行业产业结构调整,2016年发改委连发三文,推进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设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严控煤电规模;进入“十四五”期间,伴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预期部分高度小于6米的产能也将逐步分批地进行产能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