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国投、中煤集团、华润电力等10家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煤炭企业要加快释放先进产能,发电企业要提升顶峰发电能力,电网企业要加强资源统筹、推动余缺互济,共同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同时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备战工作。国资委有关厅局要各司其职、增强合力,支持中央企业全力提升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
2021年四季度以来,有关中央企业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工作要求,把能源电力保供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增产扩销稳供,带头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资委总会计师、财管运行局局长赵世堂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有关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国资委有关厅局要各司其职、增强合力,支持中央企业全力提升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
对于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7月27日在国务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指出,今年以来提前着手,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多项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的各项保障工作:
首先,在电力保障方面,我们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加强电力供需的监测和分析。我们与气象部门做好协调联动,跟各地的能源主管部门、电网、发电、行业协会做好对接会商,研判全国的电力供需形势,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各省的电力供需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应对,同时指导各地和企业做细做实电力保供的应对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推动重大电力项目的建设投产。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投产的各类电源合计7000万千瓦,自去年迎峰度夏以来,全国新增投产各类电源1.8亿千瓦,今年上半年新增投产电源7000万千瓦。从去年7到今年6月底迎峰度夏之前,我们各类电源投产总和是1.8亿千瓦。我们也新投产了陕北到武汉、白鹤滩到江苏等跨省区的输电通道,向华东、华中地区输送能力增加了1200万千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电源和电网项目的投产,有效增强了电力保供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应对迎峰度夏的保供底气。
三是提升发电燃料的保障和运行出力水平。目前,我们全国的电煤库存充足,电煤库存的水平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我们煤电的出力受阻和非计划停运的发电容量也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这也进一步夯实了电力保供的基础。
四是指导各地做好电力需求侧响应。刚才记者同志提到,有些地方作了电力需求侧响应,是全球通用的一个电力负荷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电力需求侧响应,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个方式可以有效达到减少尖峰负荷的目的,这样也会促进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近年来,电力负荷呈高速快速增长的趋势,电力负荷增长增速远高于电量增长,每天的电力峰谷差日益加大,也就是说,每天电力最高峰和最低谷的差额现在越来越大。在这种夏季高峰用电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错避峰措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会坚决守住不拉闸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
关于煤炭保障方面。我们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压实了煤炭增产保供责任,我们与各产煤省区签订了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明确了煤炭生产任务。二是稳定了煤炭保供政策,明确将去冬今春煤炭保供政策统一延续到2023年3月,充分释放先进产能。三是坚持全国煤炭产量调度,对产煤省区产量和运行情况做到每日调度,第一时间掌握全国的煤炭生产动态,及时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加快先进产能的投产。今年以来,核准了煤矿项目先进产能3770万吨/年,调整建设规模增加产能900万吨/年,并推动试生产产能6000万吨/年。五是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我们现在对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签订的电煤中长期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管,督促中长期合同能够切实履约,保障发电用煤正常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