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全球第二
据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9日介绍,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为全球第二。
汤搏介绍,核电的发展为保障能源供给、改善环境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为核电确立了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方针。目前,在运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指标不断提高,居于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我国已拥有“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研发持续推进,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开工建设,钠冷快堆、熔盐堆、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新突破。
核电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核电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汇集了大量前沿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业水平。核级设备要求高、难度大,对提高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我国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的自主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壮大了一批为核电配套的装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并掌握了关键设备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产品供应链已全面覆盖国内建设的各类核电堆型,核电装备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中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2亿千瓦;预计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步伐稳步推进,若以每台投资约200亿元计算,年均投资规模将达1200-1600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核电设备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分析
基于核电设备行业良好的成长性、市场前景以及盈利能力,近年来将会有不少企业通过不同渠道进入该市场,特别是国外跨国公司,加剧了行业竞争。
核电项目由于成本投入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风险高,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核电电价政策,我国在核电出口竞争中需要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
随着推进“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等要求的落实,核能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左右。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加强新技术研发、新成果转化,以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抓手,将推动核电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