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资讯 » 国内电力资讯 » 正文

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

日期:2022-08-02    来源:国家电网报

国际电力网

2022
08/02
09: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清洁能源 电网调峰 碳中和

“十四五”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期、窗口期,能源是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着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与新能源的有序替代,本质上是低碳的新能源占比稳步提高,逐步成为常规能源,有序替代煤炭等高碳常规能源的过程。传统能源是目前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已经多年被人类大规模开采、采集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火电、水能、薪炭材、农作物秸秆和其他柴草等,多具有高碳属性。新能源是传统能源以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使用的其他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部分生物质能源等,具有低碳特征。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是相对概念,一些新能源随着技术成熟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被广泛应用,应被视为常规能源。例如,当前风能、太阳能等通常被认为是新能源,但随着大规模开发,其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具备成为常规能源的潜力;经过多年发展,核能已经由非常规能源变成了常规能源。

传统能源有序退出应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实现低碳转型。清洁能源也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在开发利用、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能源,比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及由此产生的电力、动力、热力等。近年来被广泛热议的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随着减碳固碳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通过碳捕获与封存(CCS)等固碳技术实现了清洁化利用的化石能源,也应被视为清洁能源。应科学安排新增能源规模与结构,合理配置清洁高效煤电,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充分发挥多能互补优势,以多元化发展降低单一能源品种带来的安全供应风险。

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迭代演进,氢能有望规模化发展并带动能源系统形态根本性变革。氢能是氢在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作发电、各种车辆和飞行器用燃料、家用燃料等,基本是“无污染的能源”。根据制氢过程,氢能大致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等。未来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异质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要统筹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组合优化,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基础。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动采用CCS技术的化石能源以及生物质能源等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反复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具有低碳属性。我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加了约1.3亿千瓦。同时,我国正积极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2021年完成改造2.4亿千瓦,为“十四五”节能降碳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减碳并非不用化石能源,关键是如何用。目前以煤炭为主体的化石能源依然是能源安全的基石,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是稳能源供应存量,争取时间换新能源增量,进而完成低碳平稳转型的主要途径。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