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关键理念,对于能源电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电力央企作为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一直坚持做好行业工作,但在行业话语建设方面却较为薄弱。为此,电力央企应该不断打造优势话语平台、扩展自身话语空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讲好中国电力央企故事,提高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电力央企 国际话语
中国企业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现主体,需要积极承担国内国际社会责任,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发展。
电力央企是国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国际市场化竞争的重要企业,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自2012年起,电力央企陆续开始通过官方渠道,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
但从总体看来,电力央企国际话语传播能力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行业话语体系建设不健全;话语平台传播能力弱;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此外,电力央企话语空间小,风格话语单一,在国际文化传播过程中折扣较大,社会传播效果正反馈能力较弱,需要不断补齐短板。[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理念,电力央企在海外传播时需承担企业责任,加强相关话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讲述能力。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点改善电力央企的国际话语策略。
一、提高企业软实力,建设能源电力行业话语体系
电力央企想要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先亟须在提高自身行业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话语软实力,立足国际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行业发展需要,筑牢具有领先优势的行业话语体系。通过打造具有主导优势的话语平台、扩大自身的话语空间,形成鲜明的电力话语风格、讲好电力故事,密切话语联系,打造行业话语共同体,全面树立在电力行业的话语权,攥紧国际电力话语权。
(1)打造具有主导优势的话语平台,扩大行业话语空间
具有主导优势的话语平台是企业发声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行业话语空间的有力依托。打造具有主导优势的话语平台,首先要发挥话语主体的主导优势。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该企业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二位,可围绕企业高新技术、全球产业建设、全球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优势,系统建构能源电力行业话语体系。同时,加强自身在行业内的主动交流与发声,借助硬实力主导,打造一系列线上、线下话语平台,如依托期刊、论坛、行业发展大会等话语载体,把握学术话语的权威性、社会话语的灵活性,构建起行业话语共识。
其次要树立话语载体的主导优势。全媒体时代“去中心化”现象明显,电力央企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除了要加强国际和地区官方媒体平台话语建设,还应主动适应全媒体平台运营方式,在加强对主流媒体话语应用的同时,打造多元的话语渠道,主动对外发声,扩大话语传播对象。[2]
(2)形成鲜明的电力话语风格,进行多元话语创新
鲜明的话语风格是引起受众感知兴趣的起点,也是凝聚行业共识、形成行业话语合力的终点。电力央企在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时要调整自身话语风格,加强国际话语传播的适应度。目前,电力央企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话语内容大多集中在企业自身发展上,话语特色有待改善。
据此,电力央企应在表达内容上进行扩维,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电力行业的产业特色进行结合,以具体行动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传播。要立足电力行业属性,积极开展多元话语创新,不仅要实现能源电力行业的全方位引领,还可以将电力科技创新、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源互联网等内容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相结合,进行话语创新,全方位凸显电力话语风格。
(3)推动构建行业话语共同体,密切行业话语联系
企业的主体话语权需要行业话语权的保障,因此亟须加快推动构建行业话语共同体。企业在进行话语权建构的同时,需要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世价值”进行传播。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国外企业在进行话语权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站在利益角度出发,但中国的企业尤其是电力央企往往将人民生计放在首位,这便在话语权建设上具备了优势。
电力央企应抓紧机会,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理念,同“普世价值”相联系,做好自身传播。首先,要积极推动行业内形成开放、共享的共识,增强行业的集体意识,强化行业归属感;其次,积极搭建行业交流的载体平台,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合作与分享机制,密切行业内话语联系,增强行业内整体协同;最后,要在形成行业话语共同体的基础上,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扩大行业话语“朋友圈”,壮大行业话语发声阵地。
二、努力形成具有引导力、亲和力的大众话语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具有促进不同国家文化融合发展以及促进人类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个体,以平等推动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价值指向。[3]电力央企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建设大众话语体系为主要目标,加强话语引导力和亲和力;要主动对接话语民生基础,提升电力企业主体的话语能力与效力,推动构建良好的话语秩序与话语环境;结合全媒体环境下大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搭建广泛的话语渠道,扩大大众话语触点,创新多元话语表达形式,注重话语互动,持续引导大众对电力企业形成大众化的普遍认知和普遍认同。
(1)提升主体话语能力,加强电力话语议题设置
主体的话语能力建设是话语体系充分发挥效力的前提。电力央企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的重要主体,一方面,可在做好电力发展、电力工程等常态化议题的基础上,抓住国际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议题设置,如电费、电力服务等与社会大众生活关系密切的传播内容,以满足话语受众的精神渴望与心理需求,提高话语内容的针对性,确保话语主题与目标的明确性与一致性。
此外,还可以借助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纪念活动,形成话题绑定,提高话语感知热度。同时,要推动构建良好的话语秩序,针对谣言、流言主动出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形象,防范各类舆情风险。
(2)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强化电力话语社会认可
话语形式是引起受众感知兴趣的关键环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面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生活经历的大众。在传播过程中,要把握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创新不同的媒介电力话语呈现形式。全媒体环境下,全球范围内受众的媒介使用偏好存在差异,文字、图片、音频广播、短视频、纪录片等作为话语呈现的媒介形式,在不同地区传播都有地方特色。电力话语形式创新需要围绕不同地区电力用户的媒介使用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形式创新。
电力央企在进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身的央企属性受到国际社会刻板影响的不公正对待。“电老虎”“国家资本”和“国家殖民”等话语偏见,成为西方主流媒体话语的主要态度。电力央企在进行国际传播时,要注重多种文化话语形式的话语创新,如亚文化、地区文化等类型的话语传播,强化社会大众的话语认可。
此外,要在形式创新的基础上,注重话语内容。要摆脱旧式的话语窠臼,避免照搬行外的话语概念、话语逻辑来阐释理论本质与电力现实,而将业内术语通俗化后,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概括电力经验,阐述电力立场,讲好电力故事。
(3)加强话语渠道运营,优化电力话语传播环境
话语渠道是话语传播的有效载体,也是大众能产生感知的前提,还是和大众建立联系、进行有效互动的基础。我国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传播体系构建中,最缺乏的就是信息传播渠道,而电力央企可发声的平台广泛,要加强利用。
首先,要加强全系统内的话语渠道建设,在整体层面扩大公司的话语触点,把握区域性的话语传播优势,在空间上做到可覆盖。其次,话语渠道不能“建而不营”,而要积极通过吸纳专业人才,建立起人才保障,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深入到用户中,从电力用户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全面了解不同地域用户的话语诉求,增强话语互动,推动形成温和的话语环境,不断提高话语认同。最后,要加强对话语渠道的统一管理,避免出现资源滥用和浪费现象,充分发挥话语渠道的桥梁作用与平台作用。
三、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电力话语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唇亡齿寒,为此,要坚持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电力央企在构建对外能源电力话语体系时,必须把握住“能源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对碧水蓝天和能源高品质服务的需求”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社科内涵。要坚持打造多元性话语主体、形成综合性话语内容、覆盖全球性话语受众,在逐步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能源电力话语权的同时,为国际社会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环境。
(1)打造多元性能源电力话语主体,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
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发挥力量,充分利用不同主体的优势,最大化国际话语空间。打造多元话语主体,一方面,要在持续巩固主流媒体话语地位的同时,调动电力央企的主体积极性,加强话语理论研究布局,建立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话语机制,把握传播规律,提高话语艺术;另一方面,要发展民间主体,发挥高层次能源电力专家和智库机构作用,利用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广交朋友,积极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能源电力话语“朋友圈”,不断提高对外能源电力话语体系影响力。
(2)形成综合性能源电力话语内容,注重中国化表达和叙事
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需要保持中国产业特色。电力央企在产业发展速度、工程建设速度和企业社会成效这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
首先,加强“电力奇迹”“电力铁军”等能源电力故事的生产,用中国化的能源电力实践升华中国的能源电力话语理论,通过生动鲜明的故事展现中国能源电力发展背后的思想力量与精神力量;其次,把握理念、战略与实践的话语层次,在传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双碳’目标”等能源发展理念的同时,融合我国电力央企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结合电力央企在海外的具体实践举措以及责任履行,全面呈现我国能源电力发展观,增进理解和认同;最后,注重采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结合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生动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采用在地化的、贴近受众的方式进行呈现,加强对话,提高对外能源电力话语体系实效性。
(3)覆盖全球性能源话语受众,强化精准传播和对外发声
受众是话语传播的重要基础,也是话语传播的重点方向,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需要面向全球,让中国能源电力话语“走出去”,这就必须要以覆盖全球性的能源话语受众为出发点。
一方面,强调对外发声渠道的扩展,既要充分利用好“走出去”的中国主流媒体优势,又要加强海外社交媒体布局,形成传播矩阵,强化对外发声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采用差别性传播策略,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强调文化亲和力,传达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强调观念共情力,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碳中和”等价值理念与发展观念,实现精细化布局、精准式传播,为我国能源电力话语权的加强打下坚实的国际受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