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
承担安装调试任务的
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
精准落入机坑
自此 电站16台机组转子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进入全面投产发电倒计时
1月18日上午,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白鹤滩水电站右岸9号机组转子在两台1300吨桥机并车抬吊牵引下缓缓上升,拉开了白鹤滩最后一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吊装的序幕。历时60分钟,转子安全平稳落入9号机组机坑,实现了与发电机轴的精准对接。
本次吊装的转子最大外径16.5米,整体高度为4米,起吊重量2300吨。为确保转子吊装工作顺利完成,项目部成立现场指挥组,在吊装前对现场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对转子各部位进行多次检查。
9号机组转子由中心体、转子支架、主立筋、副立筋、磁轭及磁极等部分组成。2021年7月19日开始安装,经过支架组装焊接、磁轭叠片热套,磁极挂装等安装环节,2022年1月15日转子安装完成,磁极装配后的圆柱度不超过0.30毫米,磁极垂直度不超过0.26毫米,磁极与转子同心度叠不超过0.053毫米(仅为1根头发丝的直径)。
自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73亿度。据悉,9号机组将会在5月进入无水调试阶段,6月上旬启动试运行调试,6月底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移交电厂投入商业运行。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白鹤滩水电站规模高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世界排名第一的三峡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性清洁能源工程,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
作为世界上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白鹤滩水电站不仅实现了单机容量的巨大跨越,背后的技术支撑更是引领了我国整个水电装备制造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标志着中国水电已从“跟跑者”走向“引领者”。
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均发电量62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电站投产发电后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长江经济带、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延伸阅读
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机组到底有多牛?
01、容量大
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位居世界第二。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02、技术新
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水力设计、电磁设计、通风冷却、高性能材料研究运用等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03、性能优
业界专家一致认为,白鹤滩水电站水轮机组模型综合水力性能优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整机设计与制造坚持最优性能指标,为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04、中国造
白鹤滩水电站左右两岸分别安装8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都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完全国产化百万千瓦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