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火力发电 » 正文

各省煤电作用不同,转型优化也要因地制宜

日期:2022-01-04    来源:能源杂志

国际电力网

2022
01/04
10: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电转型 电力行业 山西热电联产机组

2021年12月28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煤控研究项目的最新报告:《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吉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和江苏6个省份进行了煤电优化研究,并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旨在推动煤电转型和有序退出、尽快实现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逐步下降。北大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徐震、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任高、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相敏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

在国家“双碳”目标出台之后,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必将成为下一阶段节能减碳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自下而上”的手段,在省级层面开展煤电转型优化发展研究,对于推动煤电转型和有序退出、尽快实现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逐步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认为煤电优化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煤电机组直接退出,包括正常退役、政府赎买、备用封存、落后淘汰;二是等量或减量替代,包括“上大压小”、生物质燃煤耦合发电、新能源指标置换;三是升级改造,包括煤电能效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目前国内各省煤电装机和结构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方面,山东煤电规模达 10200 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是吉林省的 6 倍(1700 万千瓦);在单机规模方面,江苏、湖北以大型机组为主,60 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容量占比分别为 73% 和55%;而吉林、甘肃两省大机组占比仅为20%左右。

从机组功能类别上看,北方地区的吉林、山东、山西热电联产机组占比均超过50%;热电联产机组(CHP)占比最小的省份是江苏省,比重仅为5%,机组类型以纯凝机组为主。可见,供热需求导致南北机组类型差异巨大。

而且跨区域输电对于煤电转型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各省的煤电转型优化路径存在很大不同。报告对于煤电转型给出了5大建议。

首先是在规划层面上,报告建议建立“自下而上” 与 “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电力规划体系。从全国角度优化没点发展,避免“一刀切”。其次,加大落后煤电机组的淘汰力度,对部分过剩煤电机组进行战略封存。建立逐步淘汰煤电的路线图,部分地区过剩煤电机组作为战略应急电源备用。第三,加强煤电机组的改造,推动煤电定位转型。包括节能、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对纯凝机组进行背压式改造。第四,高度重视需求侧响应,避免用煤电充当迎峰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是解决这种“缺电”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盲目增加煤电以满足这部分尖峰负荷需求将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第五,优化发展跨区域输电。以特高压为主的跨区域输电对于东部省份煤电的退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康俊杰表示,地方各省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电力来源和用电结构等情况都不相同,各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寻找煤电优化与退出、集中式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重发展、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路径与措施,以促进我国尽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黄辉表示,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电力规划体系有助于国家统筹整体煤电布局的同时兼顾各地区实际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煤电政策,避免“一刀切”。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不会一蹴而就,在煤电替代资源经济性与可靠性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需要煤电扮演好“先立后破”进程中的过渡角色,肩负起基础保供、提效降碳、灵活调节的三重责任。煤电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也应该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设计,确保煤电的高质量转型。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