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网站发布“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情况,向更多行业和企业应用“5G+工业互联网”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和经验。
一年多来,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1500个,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总结形成《“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
“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为: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智能监测。五个重点行业应用实践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采矿行业和电力行业。其中电力行业部分主要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存在安全管理困难大、环保要求高、信息孤岛、设备实时监管难、精细化管理难等痛点,面临向清洁、低碳、高效、安全、智能的转型挑战,发展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等模式潜力大。中核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利用5G技术,建成发电环节的现场辅助装配、输电环节的无人智能巡检、配电环节的设备故障诊断、用电环节的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
《“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介绍了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中国联通、中国电科院的合作项目——5G虚拟测量平台。项目在用电环节通过5G虚拟测量平台监测电能质量,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技术特点,将仪表的分析部分云化部署,前端只保留采集装置,解决了传统采集装置功能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将仪表设备成本降低90%,解决了电力运行监测成本行业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