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中电传媒记者(赵冉)由此推算,我国已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煤电11亿千瓦的总量控制目标,并且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内。
这是我国电源结构调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反映出我国能源供应体系正由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电力结构调整走向“深水区”。
“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能源行业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煤炭消费和煤电发展的强度下降成为必然趋势。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为220058万千瓦,其中火电124517万千瓦。
中电传媒记者推算其中煤电约为10.95亿千瓦。
煤电在装机容量上仍占据“半壁江山”。
煤电能量密度高,发电量占比更大,仍高达65%左右。
毋庸置疑,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将继续领衔电源市场,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肱股之力。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清洁煤电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34.6%和24.1%,增速远高于火电。
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达1.2亿万千瓦,新增占比约63%,可再生能源已当仁不让成为新增电源装机的主要力量、“生力军”。
去年,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必将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深入调整:新能源必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煤电比重的进一步下降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这是时代赋予能源行业的主题。
“十四五”期间,应结合各种能源的特点,在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中找准各阶段能源比重的最大平衡点,尽力发挥出不同能源的各自的优势。
对于传统的煤电行业而言,要清醒认知“版图”缩减,在低碳化、清洁化的发展大势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节能和减排的新思路、新措施,挖掘潜力,
另一方面可以在和新能源互补方面做足文章,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为保障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发电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新增装机中清洁电力比重超过70%,煤电装机历史性降至50%以下,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则历史性超过50%。
一减一增,碳减排效应显著。
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亿千瓦或9.5%,总电力装机达22亿千瓦。
新增装机中,水电1323万千瓦或3.4%、风电7167万千瓦或34.6%、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或24.1%。
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达1.20亿万千瓦,新增占比约63%,成为我国电源增长主导力量。
如果再加上水电、核电、天然气和生物质发电新增量,新增清洁发电装机占比则超过7成,为71%左右。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2020年新增火电装机容量5590万千瓦或4.7%,火电容量12.45亿千瓦。
剔除其中超过1.5亿千瓦的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和余温余压余气发电(我国油电极少),我国煤电装机容量2020年成功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为10.95亿千瓦左右,占22亿千瓦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8%左右,历史性进入50%以内。
根据中电传媒记者数据库,2012年以来我国煤电设备容量保持低位增长,从2012年的7.55亿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10.95亿千瓦左右,年平均增长4.5%左右。
同期,清洁发电装机比重则从2012年的3.89亿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11.06亿千瓦左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9%。
作为长期以来的电源“主力军”和“压舱石”,煤电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为能源密度高,即使装机比重已下降到50%以内,煤电在发电量上仍是绝对主力。在2020年全国7.4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中,煤电发电量占比仍高达65%左右。
结构调整仍任重道远。
近年来,煤电行业还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供热改造,煤电煤耗和厂用电率不断降低,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废水排放水平降至低位,为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做出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同时,煤电行业还积极开展灵活性改造,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提升运行灵活性,为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