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专访 » 正文

湖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鲁宇清:科学应对“五期汇聚”,保障湖北能源安全

日期:2020-12-23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鲁宇清

国际电力网

2020
12/23
11: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湖北能源 直流输电 农网改造

“十三五”以来,湖北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努力破解资源瓶颈,补齐能源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苦练内功,构建湖北“五新”能源新格局

 ——供应总量迈上新台阶,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发电装机快速增长,2019年末湖北省发电装机达到7862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2019年发电量2973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2214亿千瓦时,较2015年分别增长22%、26%、33%。油气供应总体宽松,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量分别达到2941万吨、68.5亿立方米。储备能力稳步增强,煤炭、天然气储备能力分别达到800万吨、5500万立方米。2019年,全省能源供应总量1.73亿吨标煤,用能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能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渝鄂背靠背直流工程投运,十堰、恩施等外送堵点疏通,武汉、襄阳等负荷中心网架结构加强,新增线路长度10.4万公里、变电容量4358万千伏安。北煤南运通道浩吉铁路投运,年新增运煤能力3000万吨,海进江运煤能力提升至2500万吨。新疆煤制气外输通道一期、川气东送扩能、荆门-襄阳输油管道等项目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7400公里,天然气使用实现“县县通”。

——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8%,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4%,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1%,新能源发电装机比2015年增长4.2倍。排放水平持续降低,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全面供应,20万千瓦级以上大型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关闭291处总产能1974万吨小煤矿,关停30台总装机70万千瓦小火电。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能源市场实现公平开放。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电力市场主体达到3939户,交易电量达到686亿千瓦时。油气体制改革起步,上游勘探开发加快,管网公平接入启动。能源装备创新发展,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6家、省级技术中心56家,海洋核动力技术向产业化迈进,能源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00亿元。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

——能源服务展现新气象,群众用能获得感不断提升。农网改造成效显著,存量低电压问题基本消除,完成机井通电、贫困村通动力电,农村生产生活用电质量大幅提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01%,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799%,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15千伏安。光伏扶贫落地生效,建成5648个总装机130万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带动3774个贫困村、27.2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用能报装简化优化,实行获得电力“321服务”、获得用气“310服务”。“321服务”指高压办电压减为申请受理、方案答复及外线施工、办理接电3个环节,低压办电压减为申请受理、办理接电2个环节,对符合电力直接接入条件且无工程的小微企业提供低压用电1天极简报装服务;“310服务”指受理报装、踏勘签合同、验收通气3个环节,1件材料,零跑腿。

准确识变,科学应对湖北能源“五期汇聚”发展形势

湖北省是能源资源匮乏省份,能源对外依存度85%,同时又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安全问题是湖北全局性、战略性问题。2020年湖北发展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分析国际、国内能源环境和能源变革趋势,以及全省经济发展态势和能源需求,“十四五”时期,湖北能源面临“五期汇聚”的发展形势。

需求增长延续期。“十四五”湖北经济仍将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光芯屏端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需要相应能源供应支撑。同时,湖北人均用电、用气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5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用能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绿色转型加速期。能源低碳化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已经明确,清洁能源转型将进一步提速。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将成为湖北新增电力装机主体。

新生业态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能源新技术与现代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氢燃料电池、“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等将催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安全风险凸显期。湖北“缺煤、少油、乏气”,水电资源开发将尽,风、光资源不优,能源供应安全保障依然面临较大压力。电力、天然气峰谷差较大,储备调峰能力不足,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矛盾时有发生。能源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运行安全面临新风险新挑战。

体制改革攻坚期。湖北能源系统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调节能力建设偏慢,要素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还不健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十四五”期间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能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聚焦重点,实施“五千工程”,打造“三大枢纽”

湖北省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围绕多源、强网、增储、绿色、安全,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能源发展“五千工程”(千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工程、千万千瓦外电输入工程、千亿元电网建设工程、千公里油气管网工程、千万吨煤炭储备工程),打造“三大枢纽”(全国电网联网枢纽、全国天然气管网枢纽、“两湖一江”煤炭物流枢纽),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外引”争取省外优质资源。输送和消纳同步建设,加快实施“两线一点”,建成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进川藏水电入鄂输电工程,争取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配套优化三峡网架结构,外电输入能力达到千万千瓦以上。打造“四纵三横一通道”油气资源输送体系,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二线等项目实施,加快沿江LNG接收、加注设施建设。

围绕“内增”提升省内供应能力。提升自给能力,形成多能互补的生产格局。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增新能源装机千万千瓦以上,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新增电力装机主体。做好水电保护性开发,支持生物质多元化高效利用,积极推进地热能、氢能等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火电基础性保障支撑作用,有序推进负荷中心及浩吉铁路沿线清洁高效电源建设。建设鄂西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

围绕“提质”优化能源普遍服务。推进统筹城乡、区域、产业的能源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城乡供电能力,建成“送受并举、东西互济、智能高效”的坚强电网,武汉城市电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推进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和供气服务向乡镇、农村延伸,扩大天然气在居民、工商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应用,持续提升城镇人口气化率和使用天然气乡镇比例。进一步优化用能营商环境,提高用能侧智能化水平。

围绕“扩储”补齐能源供应短板。逐步健全基地(库)+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的“1+N”多维综合能源储备体系,提升能源运行调节和风险防范能力。构建以地下盐穴储气库、大中型LNG储罐为主,地方小型应急储气设施为辅的储气体系,形成潜江、武汉、鄂东三大储气基地。建设以荆州江陵为重点的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建立华中地区煤炭交易中心,改扩建企业现有储煤场地和设施。提高火电机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施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围绕“强链”推动能源产业发展。按照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湖北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能源科技装备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实施“龙头+产业链+集群”发展战略。瞄准重点领域,打造发电装备、智能电网及输配电装备、新能源装备、油气钻采与加工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储能六大产业链条,推动基地化发展,形成相互配套、上下游联动集群优势。

担当善为,推进湖北能源治理现代化

——加强监测防风险。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的跟踪研判,坚持重点时段电力、电煤、天然气供需、储备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准确规范发布信息,分析能源运行潜在风险,及时协调解决能源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需求侧管理,引导和激励用户参与系统调峰,细化完善能源保供应急预案。

——加强谋划推项目。发挥好能源领域在“六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能源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能源项目,强化重大项目调度,形成“建成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加强改革增动力。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能源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降低用能成本。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中长期交易,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放宽勘查开采市场准入,推动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市场化推进机制。

——加强管理保安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部门、地方监管责任,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建设、运行期间风险隐患防控治理,确保能源领域安全生产。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