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森林草原防灭火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盐边县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突出重点,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完善清单方案,强力整改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推进问题隐患整改提质增效。
完善协作机制,做好政企联动“一条心”
按照“统筹协调、增强合力”的要求,编制完成《盐边县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建立政企联动、部门配合机制,落实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规范联动组织构架、运作规则、处置程序;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建立联查联办机制,实行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全面做好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监督检查工作。
优化治理思路,织密隐患整治“一张网”
积极探索电力通道和防灭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共同规划建设、共同预防管控、共同清除可燃物、共同使用通道路径的融合治理模式。将线路检修人员转变为防火宣传员,普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法律法规和常见隐患故障类型,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将线路设备隐患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部分线路穿越鸟保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委托市林业设计院开展现场勘查并制定了整治方案,组织相关配套整治项目启动招标程序。
固化技防措施,筑牢火灾防控“一道墙”
全面梳理排查全县输配电线路穿越林牧区情况,发放《客户产权供用电实施运行维护管理责任告知书》694份,落实输配电设施产权人主体责任,建立“一患一档”台账,实行火灾隐患风险评估和分级治理机制,通过砍伐修剪树竹、设施周边可燃物清理、线路绝缘化改造、配电台区地面硬化等技术措施开展隐患整治。计划投资400万元实施35千伏桑共线与坝胜线互联互通工程,火灾高危时段采用“错时避险倒供电”运行方式,降低林牧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截至8月底,发现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786处,完成整治62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