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吉林长春飞跃电气开关公司技术部总工程师马海民通过手机上的“国网结算电小二”客户端查阅来自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供货合同结算情况:“付款进度一目了然。我们在办公室就能办理货款结算业务,太方便了。”
国网吉林电力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建成以集团智慧资金共享平台为基础、以集团智慧数字财务共享平台为支撑、以集团智慧税务共享平台为驱动的智慧财务共享管理体系。项目聚焦企业治理工程,重构风险内控体系,创新“法财融合”管理,再造322个业务流程,程序固化内控规则,实现电网上下游多方共享共赢共发展、企业自身提质增效变革提升。项目被工信部评为2020年工业企业管理会计最佳实践案例。
全天候全过程监控把资金关进合规的“笼子”
“国网吉林电力建立统收统支模式,构建高度集约的资金管控体系。市、县两级227个收支账户全部撤销,统设省级7个收入账户、1个支出账户,建立银企直联通道。银企系统全面集成、信息实时共享,实现100%省级资金统收统支管理。”该公司财务资产部主任张明辉是集团智慧财务共享体系建设亲历者。
国网吉林电力推行“预算+经法”双重控制,在合同起草时,经法系统调用财务预算进行“预算强控”,实现资金全天候、全过程监控,可及时发现并处置资金使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在支付发起时,财务系统调用合同信息进行“合同强控”。支付成功后,支付信息反馈经法系统“履约检查”,法财深度融合、关联强控,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合同合规闭环管理。
“今天我审核一笔付给供应商的服务采购款。系统界面出现付款申请时,主要查看对应的发票、合同、付款审批单、收款方名称、开户银行、金额等结构化信息,审核无误后,传递至下一岗位。”8月10日,国网吉林电力资金集约管控中心资金审核专责于淼说,实行资金省级直付后,资金分级授权、资金支付应用“3N+1”密钥审批、人脸识别等多重加密方式,可严把资金出口关。
资金“三中心”大力创效年预增利3.5亿元
在智慧财务共享管理体系中,国网吉林电力资金集约管控中心已成为该公司的资金调度中心、管控中心和创效中心,通过对资金的集约管理,开展风险管控、降本创效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工作。
在每天的早会上,国网吉林电力资金集约管控中心现金流量管理处副处长张娜都会通报全省各二级单位资金收支情况。该公司通过精准管控二级单位资金使用,大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创效能力。张娜介绍:“实施资金规模化运作,每年银行贷款将减少70亿元左右,贷款利息相应减少3.5亿元左右,相当于年预增利3.5亿元。”
这是如何实现的?张娜细算了几笔账: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满足业务需求,通常国网吉林电力每年的贷款规模需保持在130亿~140亿元。而该中心实施资金日调度,大幅减少资金沉淀,每年可等额减少银行贷款16亿元;给供应商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又可降低贷款额度,按资金占用率50%折算,一年可降低贷款规模30亿元。此外,推广营销智能交费每年还可等规模减少银行贷款25亿元。以上3种方式共减少银行贷款70亿元左右,按照目前4.15%的贷款利率计算,可减少贷款利息近3亿元。
在智慧财务共享管理体系之内,国网吉林电力还建立了内部封闭结算平台,内部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只走账不走钱”,年均减少内部资金周转3000余次,大约60亿元资金无须周转,如此又降低了资金成本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