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企业 » 电力企业动态 » 正文

贵州紫云:电力特色产业园托起“小康梦”

日期:2020-04-26    来源:亚鲁紫云  作者:王进 陈娟

国际电力网

2020
04/26
08: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供电公司 电力行业 贵州电网

“电力特色产业园的形成,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了紫云县猫营工业园区规模。”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派驻紫云县帮扶组组长粟林说,发挥电力行业优势,用电力实体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是贵州电网公司整县帮扶紫云县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2017年以来,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在紫云县猫营镇成立贵州紫冠源电力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扶持一定规模的产业为切入点与紫云县开展园区共建,先后建成投产黔冠电力科技公司、电力设备公司、科润电力三家电力类扶贫企业。

电力扶贫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定期分红解决小寨关和新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实现两村所有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对37户贫困户特惠贷完成固定年6%的分红,累计分红 22.2万元,通过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完成年固定7%的分红,累计分红42万元,为当地26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贵州黔冠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5月成立,总投资3000万元。这座“新型电杆厂”生产的电杆被广泛用于贵州电网升级改造,且每销售一根电杆便提取30元作为扶贫基金,专项用于开展扶贫工作。在点亮万家灯火的同时,也点亮当地村民的同步小康梦。

机器的轰鸣声吸引村民前来上班,他们放下锄头,拿起扳手,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也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希望。

沈定雄和杨万红是厂里的“夫妻档”之一。半年前,杨万红来到厂里上班,每月保底工资3500元。沈定雄则在镇上的石材厂打零工,受疫情的影响,石材厂或关闭,或未复工,他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我觉得现在的工作还不错,收入稳定,离家又近,就把我老公介绍进来了。”杨万红说。现在夫妻俩每天一起上下班,每月有7000多元的工资收入,还能够照顾家人,她俩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

和沈定雄家相似,陈小卫家就住在“新型电杆厂”附近,夫妻二人连同自己的母亲都在厂里上班,每月11000元的工资总收入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2019年家里还买了小轿车,生活过得其乐融融。“明年我打算把房子翻修一下,让房子更宽敞些。”陈小卫说。

“同等条件下,我们优先录取贫困户就业。目前公司有员工120人,其中当地的有80余人。”公司总经理张宝宁介绍说,企业复工后新招录员工32人,全部为附近村民。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开展岗前业务培训,技术成熟后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村民有了一技之长,为今后找再找工作提供了便利。建厂至今,公司共解决当地1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帮助100多个困难家庭实现增收脱贫。

为了扩大扶贫范围,贵州黔冠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还广泛开展公益扶贫,按每销售一根电杆提取30元扶贫基金计算,预计2020年销售电杆25000根,可提取公益扶贫资金80万元,作为紫云脱贫攻坚专项扶贫基金。

据悉,扶贫专项资金由安顺供电局和紫云县政府根据需要进行支配,有严格的使用程序。重点用于贫困村、贫困群众及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补助等相关用途。

紫云县白石岩乡岩上村郎地组曾因河水冲断道路,村民长期出行不便,且道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扶贫基金出资7.5万元为郎地组修建了一座“连心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为解决小寨关村饮用水问题,通过扶贫基金出资3万元修建一口“南网井”,为当地村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紫云县洛麦村,留守贫困儿童众多,扶贫基金出资3万元为贫困留守儿童购置生活及学习用品。

“2018年,公司通过扶贫基金出资10万元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2019年,出资32万元资助24名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学生到北京、广州游学,通过到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进行学习,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其学习动力。”张宝宁介绍说。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与贫困户进行精准联接和开展公益扶贫外,电力扶贫产业还为紫云县贡献了一定的财政收入。”粟林介绍说,2019年,电力扶贫产业完成税收398万元。2020年,在贵州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预计可实现产值2亿元,完成税收1000万元。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