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着力打造电力能源、先进制造业基地

日期:2008-09-11    来源:生意社  作者:生意社

国际电力网

2008
09/11
09: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电力 能源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江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电力能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完善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我市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是遵循我市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求真务实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打造电力能源基地

  打造电力能源基地,是此次全会对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之一。电力能源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促进电力能源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经济平稳运行,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市电力能源产业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全市有多家电力生产企业,目前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年产值近70亿元。未来我市计划建设的电力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万,包括台山核电一期350万千瓦、台山电厂二期200万千万、新会电厂120万千万、双水电厂120万千瓦以及川岛风电等,全市将有110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形成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并存且有相当规模的格局,这种产业优势在广东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是非常明显的。我市要打造电力能源基地,就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电力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多数电力企业规模小,部分企业技术素质不够高,个别企业的生产流程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标准等不足。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上,要大力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大型骨干火力电源建设,加快推进核电、风电建设,积极发展热电联产,优化电源结构。

  在保障措施上,要强化能源工作领导,确保重点工程的落实;制定激励政策,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高能源优质化程度;积极参与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优化电网建设;加大能源污染控制力度,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对外合作,构建战略协作体系;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此次全会对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又一重要定位。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优势核心企业为龙头,产业规模经济显著,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优势突出,功能设施配套完善,对区域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大的产业集群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准确把握当前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客观分析我市制造业的内外部条件,科学研究和制定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这对于我市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成广东重点发展区的排头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制造业已经确立了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呈现出综合实力强、经济效益好、外向发展好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突出特点,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机电、造纸、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去年这六大制造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46.4亿元,同比增长29.28%,比全市平均增速高4.6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73.65%,比上年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48.37亿元,同比增长21.8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6.11%。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创建了1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专业镇、4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4个省级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一批包括摩托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五金不锈钢、水暖卫浴、制鞋、麦克风、拆船及钢铁业等特色产业集群。2007年产值达99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4个。此外,我市还培育了“豪爵”摩托车、“维达”纸巾、“朝阳”卫浴、“李锦记”和“味事达”酱油等14个中国名牌产品和5个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现实工业总产值224.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03%。全市有10多个产品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全省第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制造业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按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须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我们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要改造提升。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淘汰落后技术与装备;推进产品标准化进程,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调整产品结构,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单机向成套转变,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和大集团。

  二要发展培育制造业新增长点。集中力量推动以船舶、数控机床和摩托车为重点的现代装备制造、以绿色光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主体产业发展;做大汽车零配件产业,努力成为广州汽车产业的配套基地;做强摩托车产业,打造世界级摩托车研发、生产、出口和摩托车文化名城;抓住我省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机遇,重点引进高新企业、高新产业,转出效益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三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主体产业群发展,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主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强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与互动,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融入企业。

  四要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完善产业链。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提高全市各类园区总体规划水平,进一步形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着力提高园区内同类企业的投资密度和同类产品的产出率,强化园区集聚功能;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着力发展产业集群中核心部件和配套部件的生产项目,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产业链或采购系统,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