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疫情防疫阻击战的一道特别防线,我们27个人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仗。”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一大早,中国能建
天津电建大港垃圾电站维检项目部经理杨凤立,在早班会上落实命令。
在大港垃圾电站,他们每天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区域生活垃圾,进行紧急消纳焚烧处理,对垃圾装卸设备和全厂各处进行疫情防控消杀。
疫情发生后,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垃圾焚烧发电站,被指定负责天津市医疗生活垃圾定点处理,负责电厂2台顺推式机械炉排焚烧炉和2台7.5兆瓦抽气式汽轮发电机组维护检修的天津电建项目部27人,日常维检和自我防疫之外,担负起医疗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奋斗在战疫特别防线上的“安全卫士”。
然而,2台锅炉维检、2台汽轮机维检、全厂33400平方米消杀三项大事,却只有27人承担,力量实在悬殊。
原来,员工除了日常维检工作,还要对班组、办公室、检修间、浴室、生活区的食堂、宿舍及卫生间消杀三次;同时对锅炉零米、烟气净化间零米、化学控制室、化学车间、垃圾吊的抓斗等关键区域做全面彻底消杀;需要穿上防护服、带上“牛鼻子”、背上消毒液跑40个来回,呼吸不顺畅、行动不方便,气味不好闻、工作强度大,员工慢慢有点吃不消。
“我带头,我是党员,运行维护是大事,防控疫情是大事,安全消纳这些医疗生活垃圾更是大事!一空闲,为大家做做心理疏导工作,让大家放下包袱!” 半个月来,杨凤立每天只能睡三个多小时,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在盘算,走什么路线最省时间,想到自己的工作处在抗“疫”特殊岗位,暗自捏紧了拳头,给自己打气。
1月29日13时40分,现场顺利接收第一车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医疗生活垃圾用专用2号垃圾吊,投放到2号锅炉焚烧,确保专炉专吊,即来、即投、即焚烧。”杨凤立在监视器前紧盯着每一步操作流程,对讲机里不断传出卸货、吊装、消杀进展状况。
2月7日,项目群里弹出消息,疫情期间,故障不等人! “炉内温度冷却时间延长、抢修工期缩短。必须马上抢修,到了现场一定注意安全,随时汇报现场状况,你们三个专业经理和我去事故一线。”
所有人员紧急集合,杨凤立开始了抢修前的紧急交底工作。“我们现在只有5天时间,初步估算炉内冷却,需要至少2天时间,留给我们抢修时间最多只有3天。所有人员穿好防护服、带好护目镜、‘牛鼻子’、鞋套、手套,每两个人互相检查一下装备……”
时间紧任务重。故障维检工作清单和工期按分钟安排,按照汽化5人、锅炉11人、电气3人、热控4人四个专业划分人员,项目部2人、后勤2人随时补空,每组两班倒。杨凤立考察完现场后,开展了工作的紧急指挥调度工作。
“炉管破裂不能保持水位时,一定紧急停炉。”
“继续给锅炉上水,降低管壁温度。”
“尽快撤出炉内余火,降低炉膛温度,降低锅炉过热的程度。”
……
夜未央,灯如昼。繁忙的现场犹如战场,对讲机里不断传出了近况汇报,倒班的人找个墙根吃口饭、眯一觉,爬起来再继续抢修;杨凤立指挥着,每个班忙碌着,没有一人掉链子。奋战五天五夜,120个小时,终于在2月12日22时,一号垃圾焚烧炉顺利点火,并安全投入运行。
“我们没有怨言,给天津市抗疫战斗作出一点点贡献,守卫好医疗垃圾处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心里踏实!”穿着一身防护设备的张福利挥了挥手,高兴的说道。
每天项目部要接收近60吨的医疗物资,从早晨7时30分开始陆续进场。医疗垃圾烧完后,又会有专人对医疗垃圾的爪钩进行消毒。
锅炉焚烧过程中,温度达到1160摄氏度,炉膛墙壁上会产生很粘稠的焦,天津电建的工作人员又增加了一项针对医疗垃圾的“清焦”工作。锅炉专业的张万旭备好钢管、大锤、小型空气压缩机、钻头和同事进入炉膛,认真检查每个渣仓观察孔的焦块掉落情况,当有大块焦掉落时,及使用钢管等工具对焦块进行粉碎,使焦块颗粒度能达到机械输渣要求;确保掉落的焦块及时粉碎,防止焦块堆积;“安全不用担心,我们有安全警戒线和专人指挥,戴好口罩就行,1160摄氏度的高温,咱还灭不了新冠病毒吗!”张万旭信心满满地指了指焦,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奔赴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战士,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觉得我的同事也是,有这样的同事相伴,抗击疫情,我们一定能胜利!”说完这些,杨凤立又开始了垃圾车的消毒喷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