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在手,利润我有!今年上半年,风电上游结构件制造商乘着“抢装”的东风,齐齐转入了卖方市场。
因为在
风电机组的成本中所占比例并不突出(通常铸件约占机组成本的 5%-8%,主轴约占机组成本 2-3%,塔筒占比最高,约为20%),加上风机叶片的存在感实在太强,风电结构件的制造商便低调地闷声发起了财。
上游企业业绩喜人,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同期普遍上涨,其中风电铸件龙头企业日月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3亿,同比增长50%;净利润同比增长81.75%,现金净流量同比增长163.5%;风电主轴龙头金雷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亿,同比增长70.8%,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3%,现金净流量同比增加344.95%;双一科技营收同比增长51.9%,企业现金净流更是增长了1259.33%。
同时,随着
风电行业的强劲复苏,上游企业的订单量也大幅增长。据了解,日月股份整体铸件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增加30.9%、49.95%;金雷在报告期内向新增客户批量发货,风电主轴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振江股份目前在手订单同样充足,截至6月底,企业在手订单7.8亿,其中风电设备产品订单就达到5.69亿,占总订单量的73%。
行业景气,技术成熟,面对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大势,浙商证券分析称,风电结构件迎来了三年的黄金期。
天时地利,风电结构件迎来黄金期
针对此次风电结构件制造商亮眼的经营业绩,业内普遍分析认为这得益于行业的复苏。强劲的需求拉动了企业订单的增长,加之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同时推高了产品单价,在几大因素协同影响下,风电结构件市场呈现出如今的红火局面。
其实,行业的景气局面自2018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启,此次各企业业绩的暴涨还得益于补贴调整政策落定后,风电抢装潮的助力。
众所周知,电价的下调通常会触发行业的抢装行为。2009 年我国首次实施风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后,当年的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便出现大幅上涨,创了装机18.93GW的记录;2015年风电上网标杆电价的首次下调再次引起抢装潮,2015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再破纪录,达到30.75GW。
而我国风电上网电价最近一次下调就发生在3个月前。5月24日,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表明,2021 年以后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2018 年底前已核准的
海上风电项目,在 2021 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执行0.85元/KWh的上网电价;2022 年及以后完成并网的,执行并网年份的指导价。
按此逻辑,浙商证券预测,我国仍会引领新一轮风电抢装潮。根据BNEF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核准的风电项目容量达到 88GW,其中已开工46GW,未开工42GW。即使从存量项目判断,若要在2021年完成并网,预计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26GW、30GW 和32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 2.2GW、3GW、4GW。
据中国风能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半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909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40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2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
除了政策落定后抢装潮,风电结构件制造商还遇上另一重利好--风电结构件的主要原材料,即钢材价格已经在 2019 年出现趋势性回落。
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之间存在变动的不同步及不对称,导致原材料价格成为影响企业毛利率的主要原因。而始于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钢材价格高峰已经回落,据统计,截至8月份,除受铁矿石价格上涨导致废钢价格继续上涨8.54%以外,其他生铁、钢坯和钢板的价格分别下降了4.39%、3.52%和6.33%。
值得注意的是,铁矿石价格也已从7月份价格高点下跌,预计后续废钢的价格也会相对回落。
展望未来,长期发展仍靠技术进步驱动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短期内抢装潮的装机需求驱动结构件制造企业利润高涨,但从中长期来看,在度电成本趋势性下降的路径下,技术进步和年上网电量增加才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面对着“风电平价”时限的一步步逼近,补贴退坡和电价的市场化不可避免,这就使得下游风电开发商身上收益缩水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作为一条产业链上的“蚂蚱”,下游的压力将会进一步传导至整机制造商及结构件制造商。针对“平价”考验,上中下游无一例外,都得全副武装迎接挑战。
虽然补贴的退出给行业带来了压力,但业内人士曾表示,“在更大程度上,补贴退出会促使企业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与管理的优化,降低发电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但市场化竞争不应只关注设备价格,而应该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避免行业的恶性竞争”。
在这样的形势下,“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成为应对“平价上网”的核心策略,而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就在于初始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年上网电量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风机的招标价格已明显下降,虽近期受装机需求拉动而价格回升,但相比2015年24295元/千瓦的招标价已经下降了20.61%。更重要是,此番风机价格的下降源于发电效率的提升及产业链的升级。远景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雷曾表示,初步估算,风机提升1%的年发电,可相应降低150元的初始投资成本。
此时,设备购置费用的减少对于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就显得意义重大。以海上风电为例,设备购置费用占比50%,而在设备购置费用中风电机组的占比达到86%。
不仅如此,随着风机制造和运维技术的进步,我国风电利用小时数也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2018年我国的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就以2095小时的成绩创下了2011年以来最高纪录。并且,伴随着一系列促进风电消纳的政策的出台及多条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外送通道的增加,全国弃风电量与弃风率也持续“双降”,2018年,全国弃风电量同比减少142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同比下降5%;今年前半年,全国弃风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7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4.7%,同比下降4%。
长期来看,风电中下游凭借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及风电利用小时数增加等带来的成本下降,为上游结构件企业留出了利润增长的空间。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如今竞价的背景下,要想笑到最后,比拼的还是技术和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