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持续改善的空气环境质量,一边是“喜忧参半”的大气污染防治现状——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保卫蓝天这场“硬仗”依然任务艰巨。
而此情况,也引发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的关注。近日他在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峰会现场指出,国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6年,总体来看,全国空气质量改善较快,但持续改善任重道远。要想持久打赢
蓝天保卫战,“
能源清洁化是根本途径所在”。
“2015-2018年,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下称‘338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从21.6%增至35.8%,这一成绩值得肯定。但目前在河南、山东等6个省市,竟然连一个达标城市也没有。”王金南直指短板。
以2017年为例,338城市中共有99个实现达标,相当于仅22%的人口能够呼吸达标空气,36%城市的PM2.5完成排放达标。而2018年,达标城市数量虽已增至121个,达标率同比上升6.5%,但达标率却不足4成。“进一步看全国32省份的大气环境容量超载率,现阶段只有海南、西藏两地保持在未超载范围内。尤其东部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指标的超载率普遍超过100%。”王金南称。
究其原因,王金南指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仍是高耗能工业及燃煤污染。“以发电、供热、工业锅炉等煤炭直接燃烧设备为例,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占人为源排放量比例,分别为79%、57%和31%。而从区域划分来看,各省煤炭消费对PM2.5年均浓度的贡献在37%-62%不等,全国平均水平在50%左右。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燃煤污染尤为突出。仅民用散煤一项,排放系数就显著高于其他燃料。1吨原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污染物是等热量情况下电力排放的7倍、2倍和66倍。”
进一步减排的空间在哪?王金南表示,无论从国际减排经验,还是我们已有的工作来看,“不实现能源结构调整,想彻底拥有蓝天就是不现实的”。尤其在末端减排空间逐渐缩小的基础上,以控煤为主的能源清洁化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根本途径,也是“攻坚战”“持久战”的主要任务。
“要解决我国空气污染问题,必须做到调结构、控总量、清洁化、全治理多管齐下。在调整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结构的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降低煤炭消费占比;既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也要紧抓煤炭消费强度控制;实现能源使用的高环境标准,继续坚持推行电厂、锅炉超低排放;全面深化工业、移动源和面源等治理。”结合现状,王金南指出。
其中,针对关注度较高的北方清洁取暖工作,王金南还给出一份“账单”——2018-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预计将完成1900万户散煤
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燃煤4750万吨,可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8.5万吨、3.6万吨、23.6万吨,共需投资6880亿元。同时,预计全国淘汰燃煤锅炉20万蒸吨,减少燃煤量7900万吨,可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55.3万吨、17.8万吨、74.2万吨,共需投资40亿元。“根据散煤替代的减排效益和投资分析测算,清洁取暖所带来的治理效应十分可观。”王金南以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