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脱贫攻坚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电网企业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河北电网又该如何助力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记者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潘敬东。
记者: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您有什么感受?
潘敬东:今年的全国
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到内涵十分丰富。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很高的政治站位;紧扣民生关切,围绕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举措,可以说是一个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好报告。同时,报告坚持实事求是,直面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切实增强了我们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报告部署的各项工作求真务实、目标明确,既有路线图、时间表,也有任务书、方法论,让我们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能找准定位、深度参与。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我们“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妥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在服务河北省绿色清洁发展方面,河北电力采取了哪些措施?
潘敬东:2018年,我们围绕能源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大力推进河北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在能源供给侧,一方面,我们着力推动清洁能源消纳,全年清洁能源电量达到94亿千瓦时,连续11年实现网内新能源电力全额消纳。另一方面,我们着眼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大力推进“
外电入冀”,加大外购电力度,外购电量同比增长29%;加快推进雄安—石家庄、山东—河北环网特高压工程建设,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提前实现了核准。
在能源消费侧,一方面,我们广泛开展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全年完成替代电量88.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等污染排放超过700万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完成了32.3万户居民和4000多家企业“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任务,任务量超过前两年总和,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了坚实的“国网力量”。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工作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河北电力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潘敬东:作为根植于河北的中央企业,电网公司必须义不容辞肩负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责任。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方面,我们将确保张北—雄安工程顺利开工,加强雄安既有电网、施工电源电网、目标电网“三张网”建设,为新区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同时,我们也将以雄安为引领示范,全面落实好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建设要求,在新区充分发挥电网的能源枢纽、共享合作平台作用,积极汇聚各方资源、深化合作、加快创新,着力打造能源发展新模式。在清洁取暖工作方面,我们将严格按照“以电定改”原则,推动再完成30万户左右“煤改电”配套电网建设,确保工程10月底前全部投产。
但无论是服务雄安发展,还是推进清洁取暖,都需要加快“外电入冀”作为基础和前提。受资源禀赋限制和生态环境约束,目前河北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硬缺电”地区,2018年夏季最大有序用电占到全省总负荷的10%,特别是河北南网区域已达到近15%,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加速推进,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电力供应形势将持续紧张;与此同时,未来几年“煤改电”用户还将持续增加,冬季电力供需也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电保障压力巨大,亟须加快推动“外电入冀”,提高河北外受电能力。
记者:对于推进“外电入冀”,您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潘敬东:目前河北电力正在积极争取网内外电源建设和电力支援,加快推进特高压建设,今年雄安—石家庄、河北—山东环网两项特高压工程将陆续竣工投运,山西、陕西到河北的500千伏“点对网”工程也在加快推进。随着各级电网的不断发展,到2020年华北区域将形成“三横三纵”特高压坚强网架,为接纳西南大容量水电等区外电力提供保障。
在这次两会上,我的建议也是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快金上—雄安特高压直流工程研究工作,推动尽快纳入国家能源规划,尽早核准并启动前期工作,与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工程共同构成雄安“北交南直、北风南水”特高压清洁受电格局;加快陕西、内蒙、山西境内已规划的特高压在运工程配套电源建设,推动早投运、早见效,充分发挥特高压通道输电能力。
同时,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河北与山西能源合作事项,推动研究实施山西、河北间500千伏联络通道改为“点对网”送电通道;支持延安、呼伦贝尔送电河北,开展专题论证并推动纳入国家规划,统筹解决河北省“硬缺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