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中。此时,与国内有3个小时时差、相距4887千米的巴基斯坦,一群来自中国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分公司的“80后”团队,坚守在异国他乡的施工现场,承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660千伏默蒂亚里—拉合尔
直流输电工程输电线路Ⅳ标工程。
该工程是巴基斯坦的首条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也是目前该国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的输电线路,全长878千米,输送容量400万千瓦,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投运后,将把巴基斯坦南部多个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生产的电力输送到中部拉合尔地区的负荷中心,有效缓解中部电力紧张局面,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Ⅳ标段,位于旁遮普省拉希姆亚尔汗县,全长102.736千米、铁塔232基。于2018年12月1日开始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6月30日全线贯通。
2月4日,当地时间6时,Ⅳ标段营地里已经亮起灯光,18名中方技术人员没有因春节思乡而有丝毫懈怠,而是与50多名巴方施工人员整齐集结。项目经理刘忠富通过翻译员要求巴方人员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部分人员留在营地加工钢筋、制作模板,准备所需材料;其他人员前往G1178号基础现场浇制。
刘忠富说:“在这里最大的阻碍就是语言。为确保顺利施工,需要通过翻译员反复强调关键点。一来一回,工作效率就会受影响。”面对语言不通的巴方人员,技术人员要先把内容翻译成当地的乌尔都语,但因文化不同,巴方人员仍然很难理解透彻。“为保证工艺和质量,技术人员反复让翻译人员说明,改变巴方人员不合理的施工习惯。这样的话,交底时间就翻了一倍。”刘忠富说。
在武装军警护送下,经过20多分钟的颠簸,全体施工人员到达现场。技术负责人李方义下车后直奔搅拌机:“站班会前我要先检查发电机柴油情况。如果油量不够,将影响浇制进度。”直到检查完所有设备,李方义才在检查表上做好记录,向刘忠富点头示意:“没问题!”全体施工人员了解了当天的作业任务、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在作业票上签字后开始施工。
“在海外施工建设,要面对很多问题。”刘忠富说,“现场偏远,交通不畅,物资运输十分不便;当地水资源较丰富,开挖基础时要做好排水措施,才能避免出现塌方等安全隐患。而且,巴基斯坦安全形势紧张,不定期会收到禁止施工的通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项目副经理王超站在混凝土搅拌机旁,他紧盯着每一罐混凝土缓慢流出,同时指挥巴方人员用出罐的混凝土做塌落度实验。“不对!不对!”王超赶紧做出“停”的手势。原来,他看到塌落度结果不理想,想到是因搅拌水量配比不对。通过翻译员王超与巴方搅拌人员沟通并亲自演示,按照1∶1.32∶2.28的比例,工作人员重新把水泥、砂、石倒入搅拌机,再加入精密计算的46升水,重新启动搅拌机开关。
第二次塌落度实验结束,从结果来看完全符合混凝土配比要求。站在一旁学习的巴方人员听到翻译后的内容,不住地点头并向王超竖起大拇指。之后,王超一直留在搅拌现场指导巴方人员。几次下来,巴方人员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听到安全员赵明利肯定的喊声后,巴方人员陆续用推车将混凝土运送到G1178号基础边的溜槽上。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工程铁塔基础为斜柱大板基础。因全部采用插入式角钢施工,施工人员需控制插入角钢的尺寸。李方义利用经纬仪观测基础各项根开尺寸及高差数据,同时为巴方工程师开展培训,讲解各项几何尺寸观测到的关键数据。他通过翻译员对巴方工程师说:“测量是基础浇制的重中之重,基础尺寸是整条线路施工的基础,各项数据都要反复核对,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哪怕是1毫米的误差。”
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的出罐,G1178号铁塔基础浇制完成。刘忠富看了看手表,指针指在17时10分。他高兴地对全体人员喊道:“兄弟们,今天的任务结束,我们可以回营地过年了。”
Ⅳ标段营地的灯光已经亮起。大门也贴上了春联。当第一锅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刘忠富赶忙拿出手机拍照:“大家都发个朋友圈,让家人放心,告诉他们在异国他乡我们也能像家里一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