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资讯 » 电力观察 » 正文

陕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推进陕北—武汉输电通道等项目建设

日期:2019-02-13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

国际电力网

2019
02/13
14: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输电通道 陕西电力 电网建设

  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27日,陕西省长刘国中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陕西省2018年政府工作进行回顾,并部署2019年相关重点。
 
  《报告》指出,2019年,陕西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庄水库、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陕北—武汉输电通道等项目建设。
 
  2019年,陕西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推进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扩大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和电力外送规模。将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电网升级、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气化农村等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另外,陕西将稳抓环保,着力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9%。
 
  详情如下:
 
陕西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7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陕西省省长 刘国中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陕西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繁重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领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实现生产总值2.44万亿元,增长8.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3.1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较好完成了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采取有力措施强农业、稳工业、上三产、促投资、扩消费、优出口,经济运行呈总体平稳、活力增强、质效提升态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省级农业产业园11个,粮食总产增长2.7%,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茶叶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综合施策支持企业稳产促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万亿、4万亿和3万亿元,西安、宝鸡和延安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8%。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2.3%。咸阳秦星、西安吉利等项目签约落地,三星二期、榆林煤油气综合利用等项目顺利推进,宝鸡吉利发动机、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引汉济渭等一批水利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延安南泥湾机场实现通航,西安地铁4号线及柞水至山阳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西延高铁建设稳步推进。开展高品质消费供给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实施品牌产品出口振兴工程,出口增长25.3%。
 
  (二)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领导下,全面彻底整治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依法依规做好撤销立项、违建拆除、资金追缴、土地收回、覆土复绿等工作,拆除违建别墅1185栋,没收9栋,回收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复绿2646亩,举一反三督促涉秦岭各市开展全面整治,实现了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彻底、长远上规范的目标。自觉从中接受教育警醒、汲取深刻教训,正在认真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严格管控政府隐性债务,不良贷款率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0亿元,增长30.4%,其中对深度贫困县投入增长50.5%。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着力打造“3+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23个县、104.5万人即将摘帽脱贫。全年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竣工9.1万套,危房改造7.9万套,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99.4%,新改建农村公路1.2万多公里,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带动18万人脱贫。大力实施散煤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强化汾渭平原联防联控,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0.5%,重污染天数下降20.7%。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水源地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改善。实施固体废物污染专项防治,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详查稳步推进。治理沙化土地105.5万亩,完成造林749万亩。
 
  (三)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创新平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建设扎实推进,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注册运行,西北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积极引导“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7位。围绕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布局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70%和3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加快建设西咸新区等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孵化企业和团队超过1.4万个。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启动建设或建成运营,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6.3亿人次,增长20.5%,旅游总收入5994.6亿元,增长24.5%。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煤炭去产能596万吨,处置“僵尸企业”70户,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取消省级涉企金融服务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降低成本800多亿元。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启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起步,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建议获国务院批复,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陕北转型持续发展稳步推进,延安、榆林经济增速创近年新高;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步伐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经济结构及增速继续向好。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城为重点打造区域性中小城市,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150亿元,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8.1%。
 
  (四)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消、下放或委托行政审批事项247项,精简25%,推进审批服务“颗粒化”管理、“三级四同”和“一网通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全覆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总量增长29.1%。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市县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国资监管、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10.8%,利润增长15.6%,所有者权益增长13.3%,“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60%的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96%的村完成清产核资,854个试点村“三变”改革成效明显,99个县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26.9%。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农地非农化苗头得到遏制。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实现晋位且获批第五航权,中欧班列长安号实载开行1235列,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1位,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货物发送量增幅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自贸区建设扎实推进,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全省新增5个海关机构。丝博会、农高会、“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陕粤港澳活动周顺利举办。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15.1%和16.2%。
 
  (五)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农村转移就业624.5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3%,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得到加强。切实治理欠薪,为2.35万农民工追讨工资2.2亿元,讨薪人数、投诉起数分别下降65%和5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8%,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288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占比达到80.8%,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全面推进。持续完善社保政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补助标准继续提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级诊疗覆盖90%的县级医院和70%的乡镇卫生院,累计治疗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2.8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城镇12.5万和农村57.6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住房租赁补贴惠及居民7.78万户,解决和改善了59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完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化下乡演出1万多场,铜川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80个景区实现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黄土高天》和话剧《平凡的世界》等一批文艺精品佳作深受群众喜爱。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启动群众足球三级联赛。
 
  (六)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纪委监委监督,681件代表建议和742件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修改废止政府规章和文件918件,“三公经费”继续压减,公共资金存放、使用、监管制度得到加强。持续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和平安陕西建设,信访工作成效明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全省公众安全感达到94.2%。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6%和17.7%。加强气象预警,有效应对汛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人防、地震、测绘、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8年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人士长期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陕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港澳台同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深知,陕西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经济结构不优,调整力度不够;民营经济发展滞后,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收入水平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污染防治工作亟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风险隐患亟需整治;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扎实、不落实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比较突出。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全省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和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向高质量发展。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严格执行产能退出标准,精准落实各项降成本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促进更多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着力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支持优质企业做强做大。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基金引导激励作用,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构建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要素集聚和优化组合,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2019年重点工作
 
  (一)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抓好100个总投资500亿元的重大技改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大对机械、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促进建筑业优化升级。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榆林80万吨乙烷制乙烯等重大项目落地。完成78户“僵尸企业”处置和210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推进方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做大做强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加快推进新舟700飞机研制生产、C919飞机配套、通用飞机和无人机等产业发展,促进卫星移动通信、导航、遥感等航天领域业态集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抓好三星二期、华天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奕斯伟硅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比亚迪二期、陕汽商用车等整车项目,加快完善汽车产业链配套。做强以高端金属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积极构建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等生物技术产业链。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陕鼓”模式,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整合、业务融合,支持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研发设计上游扩展,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围绕制造业集群构建区域服务体系,促进融资租赁、检验检测、法律咨询、信息技术、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深化西安、西咸新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切实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国家创新试点深入推进军民、部省、央地融合,紧扣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健全科技攻关机制、强化统筹组织,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健全军民融合政策和产业体系,加快创建西安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争取国家军民融合服务平台落地。抓好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西工大翱翔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优势叠加、产学研用一体的融合创新机制。抓住国家重组重点实验室体系的机遇,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资源布局陕西。持续推广“一院一所”模式,深入实施“1155”工程,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加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
 
  (二)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行政府举债负面清单制、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实施债务全口径动态监测,坚决遏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确保全省政府隐性债务有序下降。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省属国有企业负债约束,开展存续期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加大监管和处置力度,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建立非法金融监测预警平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为。坚持分类指导,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排查隐患,科学研判,妥善应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56.5万人脱贫,29个贫困县摘帽。大力实施产业就业扶贫,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完成“两房”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易地搬迁户旧房腾退、宅基地复垦。继续做好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扶贫工作,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推进苏陕扶贫协作。强化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加大桥山、白于山区、渭北旱塬水土流失区保护和修复力度,巩固整治成果,用好长效机制。铁腕实施蓝天保卫战和汾渭平原攻坚方案,强化区域联动治理,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散煤治理、“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和柴油货车专项整治。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9%。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渭河、汉江、丹江、延河、无定河、泾河等河流水污染防治,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启动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培育激发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抓住西部大开发20周年机遇,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分类加快推进、确保形象进度。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庄水库、引汉济渭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陕北—武汉输电通道等项目建设。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培育壮大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打造国际一流旅游中心,加快建设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县,积极创建延安革命纪念地等5A级景区。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西安、渭南、榆林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实施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西咸、富阎一体化和西铜、西渭融合发展,推动杨凌示范区提质升级,促进西咸新区围绕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定位,加快创新发展。系统推进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扩大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和电力外送规模,加快非能工业培育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统筹推进陕南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培育建设50个县域示范工业集中区,持续抓好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有序发展特色小镇。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划定2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3个千亿级产业和茶叶、红枣、核桃、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果蔬贮藏百库和果蔬“产加销”物流冷链综合体,建设好蓝田县、大荔县、榆阳区3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做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抓好非洲猪瘟防控。
 
  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电网升级、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气化农村等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千村试点经验,实施万村推进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民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参与乡村振兴,维护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五)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快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一网通办”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0%,市县级要达到70%,实体政务大厅需由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证照分离”,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的监管体制,对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重要领域实行全程监管,对新兴产业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优化环保、市场监管执法方式,持续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突出监管重点,加强收益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退机制。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持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好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积极推进省属36户企业“一企一策”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支持国有企业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着力消除民营企业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设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健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奖补机制。积极推广“智慧县域+普惠金融”,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设立1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推动省级创新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开发产品、更新设备、升级技术。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
 
  加大财税金融改革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省以下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适当降低社保费率。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继续扩大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发挥区域股权市场作用,引导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发债,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六)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织密公路网、做大铁路网、优化航空网、构建综合交通网、做强信息网,加快建立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省际间及省通市通县高速公路网,加大西延、西十、西康、延榆高铁项目推进力度,加快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和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中欧班列加快发展。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卤阳湖国家民机科研试飞基地建设,完善支线和通用机场布局。加快建设西安、宝鸡、延安国家物流枢纽,支持安康、榆林等地建设区域交通枢纽。积极建设“宽带陕西”、“云端陕西”,完善高速信息网。
 
  大力发展门户经济。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入探索自贸区改革,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支持综合保税区开放升级,做强航空和铁路口岸。积极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商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用好第五航权,拓展国际航线。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围绕空港、陆港打造产业集群。办好既有展会,引进高端展会,构建开放合作平台,密切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协作,加强“一带一路”经贸人文交流,增强联通世界的门户效应。
 
  大力发展流动经济。实施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完善城乡配送体系,积极培育无车承运人、智慧物流等现代物流新业态,支持京东、顺丰、UPS等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在陕发展,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畅通能源供给通道,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紧盯全球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打造陕西—吉尔吉斯能化合作聚集区等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海外仓”和陕西商品展示中心,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实施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快创建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做好欠薪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资源供给,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0%。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抓好城区学校规划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弱、城区挤”、“择校热”、“课业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加大省级标准化和示范化高中创建力度,积极开展特色育人实践探索。鼓励职业教育学校与用人企业联合培养、务实合作。加快推进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支持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深入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大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县城和8类“健康细胞”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推进医改综合试点,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改水、换粮、易地搬迁等措施,努力消除发病根源。持续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和流通管理体系,加快疫苗温度监测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让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着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工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棚户区改造9.8万套,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
 
  继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和社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现代传输覆盖体系。加快推进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扩建和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发展足球、冰雪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做好十四届全运会筹办工作。
 
  坚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和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和应急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行动,有效防范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城市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加强专业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加大对个人极端暴力和盗抢、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双拥”共建,培育“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地震、气象、测绘、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发展。
 
  (八)强化政治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省委的各项工作安排。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言行作斗争。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重要公共政策制定要充分听取意见并合理设置过渡期。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减少执法事项,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及社会和舆论监督。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部为人民服务。
 
  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增强“八种本领”,锤炼“五个过硬”,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埋头苦干之举,在学习、调研、实干中增长才干,把握规律,找准症结,破解难题。深入实施省委“三项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坚决治理文山会海,大力压减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减5%的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更多用于改善民生。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各项纪律,深化标本兼治,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严管公共资源交易,用制度管住权力,为人民用好权力。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奋力推进“五个扎实”,以追赶超越的新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