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特高压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改革开放40年 特高压是电力工业的标志性成果

日期:2018-12-12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国际电力网

2018
12/12
14: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刘吉臻 特高压 电力工业

  刘吉臻是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40年前,他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他完全没想到,我国的电力工业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到今天。
 
  40年前,我国电力装机约6千万千瓦,现在接近17亿千瓦,而美国的电力装机还不到12亿千瓦。“改革开放这40年,就拿这个数据来看,我国电力的发展真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刘吉臻说。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工业的粮食,任何工业离开了电,都要“忍饥挨饿”。刘吉臻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电力短缺,有过电荒、缺电、拉闸限电。现在回顾艰辛历程,一定要认识到,每一千瓦的电力装机,每一千瓦时电能的生产,都是相当不易的,每一步发展壮大都是异常艰苦的。
 
  刘吉臻认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实现了技术的快速提升和进步,在能源电力行业有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化。我们在向电力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愈发自信——我国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实现了自主化;世界最大容量的水电装备实现了中国制造;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现全球领先,还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电技术,都是值得骄傲的重大成就。
 
  他也坦言,我国电力行业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一些关键电力装备,包括电力系统的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变换、整流装备等还依赖进口。
 
  刘吉臻认为,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我们谈今天的巨大成就,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孤芳自赏。我们应该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更加清晰地看到短板、危机和不足,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从而迈上更高的台阶。
 
  特高压技术发展在电网领域最具代表性
 
  刘吉臻说,电网在改革开放40年里的变化十分显著,最具代表性的是特高压技术的发展。他表示,特高压电网在实现西电东送、保证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大范围的能源资源配置需求不断加大,电网电压等级逐渐提高,电网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已经超过1亿千瓦。
 
  从未来发展来看,他认为,特高压技术仍然是电力行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向:“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不是一下子就从40年前的电压等级跨越到了现在的特高压。这当中,我们经历了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电网时代。电压等级的升高也带动了电工装备技术的变革,包括绝缘、变压器、开关、保护、控制、材料等。电压等级提升与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未来电网发展形态,刘吉臻认为,需要根据能源技术和国家需求来判断。具体来讲,应该是“集中式生产、远距离传输”的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的有机结合。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综合能源的发展。这个过程必然带动理论的、技术的、革命性的变革。电力行业要适应这种变革,要有预测、有规划,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客观实际,去适应这种变化。
 
  电网是电力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刘吉臻回忆说,在过去缺电的时期,“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现象十分明显。而现在,我们要充分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新变化,考虑整个电力系统和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吉臻说,一方面,不能忽视新能源集中、连片、大规模的开发。我国西部有着充足的太阳能、风能资源,重视西部新能源的开发是不容动摇的。我们需要努力适应新能源的特性,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发展多种形式的储能技术,改善电网格局,使电网能够更稳定、安全、高效地远距离输送能源。
 
  另一方面,能源问题的解决应是一个“多管齐下”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发展较快,近海风电技术凭借输电距离近、效率效益高的特点发展很快,应考虑加以利用。
 
  刘吉臻认为,解决能源问题,适应能源变革,有很多种方式。当前,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深入推进。电网是能源资源转换利用的枢纽和基础平台,在适应和引领再电气化进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要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配电网,研发应用大容量储能、柔性输电、虚拟同步机等新一代电力系统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