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电力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济宁:40年主网愈坚强 配网奔一流

日期:2018-12-10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李军

国际电力网

2018
12/10
10: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济宁电网 农村电网 智能电网

  山东济宁,在文化意义上是孔孟两位思想巨匠的故里,从这里发轫的儒家学说点燃的思想圣火,2000多年来生生不息。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济宁供电公司干部职工以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了济宁电网大发展大跨越的辉煌篇章。坚强智能的电网不仅点亮了孔孟大地的夜晚,也照亮了870万济宁人的光明前程。
 
  坚强主网 构建环型骨干网络
 
  “马青变电站是济宁电网的‘元老站’,它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济宁电网从薄弱到坚强,从坚强到智能的进程!”日前,济宁供电公司退休老干部范德民在参观了刚改造投运不久的220千伏马青变电站后,很有感触。
 
  马青变电站建成于1966年,是济宁供电公司成立之初的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是济宁电网的重要枢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步伐加快,济宁市用电量增长迅猛,电力出现供应不足状况,迫切需要加快电网建设。“我清楚地记得,1979年1月,马青变电站就由110千伏升压至220千伏,成为济宁市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范德民回忆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济宁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全面展开,进入大发展时期。
 
  1987年,济宁境内首条500千伏邹县发电厂至济南的输电线路建成;2005年,济宁境内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汶上变电站投运;2008年,济宁市实现每个县(市、区)均有220千伏变电站;2014年,全省首座标准配送式变电站———110千伏中开变投运……这一条条、一座座具有标志意义的输电线路、变电站,使济宁电网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薄弱到坚强、从传统到智能的跨越转变,形成了以邹县、运河等9座统调电厂为主供电源,以500千伏汶上变、金多变和邹县电厂500千伏联变为重要支撑,以马青变电站、高新变电站等25座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环型骨干网络,成为山东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
 
  一流配网 故障查找智能化
 
  近日,济宁供电公司10千伏吴泰I线15号杆西闸社区用户分界开关跳闸,开关FTU向主站系统上传故障信息,系统判定为单相接地故障,开关自动隔离故障,抢修人员根据这一信息迅速到达现场,仅用半个小时就排除了故障,恢复了供电。
 
  “现在可以一分钟内完成故障范围定位,两分钟内给出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多个转供电恢复方案,5分钟内抢修人员接受指令赶赴故障区段。”济宁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袁冰说,“过去,由于监测手段缺乏,配网调控管理处于凭经验调度的‘盲调’状态。调度员不能主动发现故障,只能被动依赖客户报修电话来掌握基本情况,一个故障处理下来常常需要半天。”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配电网的核心技术平台,是整个配电网的神经系统。从2011年开始,济宁供电公司开始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以适应营配一体化管理要求、实现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目标。“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相当于为配电网安装了 ‘眼睛’,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技术人员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设备在线监控、运行状况数据信息在线采集和故障区域准确定位,从根本上改变了‘盲调’状态。”袁冰说。
 
  济宁供电公司目前已建成投运智能配电线路1498条,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实现终端在线率99%,客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
 
  农网改造 日子越来越红火
 
  地处黄河滩区的梁山县小路口镇宋那里村,曾是出了名的“兔子不过鸟不落”的穷地方,20世纪80年代末,该村还没有通上电,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来,是人人嫌弃的“小黑庄”。
 
  1991年,济宁市梁山县电业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村办电”战役,将宋那里村率先纳入其中。施工人员在寒风凛冽中人拉肩扛,一根根电杆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凌空架起。
 
  “电灯亮了,我们结束了祖辈点煤油灯的历史,利用电力养起了银耳,头年全村银耳产量5万斤,产值20万元,全村新建砖房11幢,有15名小伙子喜结良缘……”村支部书记刘永善感慨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感恩“电”,自发在配电室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光明纪念碑”。至今,这块“光明纪念碑”还在,向人们述说着通电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济宁电业局采取多项举措加快农村电网建设,1993年11月,全市实现“村村通电”;1995年9月,全市实现户户通电。1998年底,在全省率先进行农电体制改革,并贷款9.86亿元对农村电网进行大规模建设改造;2015年以来更是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资14.23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626千米、低压线路9008.28千米,新装更换配变5116台,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农村户均容量达到1.92千伏安,让村民生产生活都用上了可靠电、放心电,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