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消息,锂离子电池应用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但地球上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开发一种替代电池成为各国科学家努力的重要方向。
12月7日,本田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电池技术,有望在未来取代锂离子化学电池,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
本田研究院(Honda Research)的科学家,以及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的研究人员周四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温度更稳定的氟离子电池技术。这一突破将使电池不仅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高能量10倍,而且对环境更有利。
据了解,与现有的电池技术相比,新材料不仅能量密度高、还更加环保。本田表示,这项新技术避开了氟化物电池技术的温度限制。研究团队成功地展示了可在室温下运行的氟离子基能量电池,开辟了一条通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阳关大道。
研究人员补充道:与众所周知的挥发性锂离子电池不同,氟离子电池更加安全,没有过热的风险。此外,由于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较少,新技术在环保上也更加有利。
本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Christopher Brooks博士表示:“氟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电池化学物质,它的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电池的10倍。与锂离子电池不同,锂离子电池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安全风险,而获取锂离子电池的原料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提取锂和钴的过程小得多。”
除此之外,国内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南京理工大学夏晖教授与中外团队合作,首创结构设计和调控方法,在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
夏晖教授团队首创结构设计和调控方法,与中科院物理所谷林研究员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孟颖教授合作,在水钠锰矿层状结构的基础上,成功制备出兼具大层间距与高钠离子含量的层状纳米正极材料。
这种正极材料制成的电极比容量达到211.9毫安时每克,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约为140毫安时每克。充放电过程中,这种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无相变,体积变化仅为2%,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6%,而电池行业一般的比容量保持率标准约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