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架“无人操控”的多旋翼无人机穿梭在江门220千伏江群甲乙线上空,传递回大量清晰设备画面及精确数据。南方电网
广东电网通过自主研发的多旋翼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站到站”的自动高精度绕塔巡视,实现自动充电及航线自动规划、自动巡视、自动分析缺陷等全过程智能化场景应用,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电网从人巡迈向机巡的重大变革。
2019年实现无人机自动驾驶全覆盖
“相比以往人工操作,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可减少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同时在数据采集方面更具规范性。”广东电网江门供电局机巡人员陈益平介绍,目前广东电网已实现基于雷达高精度定位和大数据积累形成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体系,实现多旋翼无人机“一键起飞”:在事先制作的高精度线行三维地图上规划好航线,应用厘米级实时定位技术,自动飞到指定位置,通过AI自动检测设备并发送回诊断结果数据,后台控制室即时掌握整个设备的运维情况。
广东电网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水平有多牛?一张由无人机上的高清变焦相机拍摄的照片就能说明:在几十米高的输电铁塔顶端,一个小拇指粗的螺栓帽发生松脱现象,通过特写镜头得到清晰精准的呈现。照片背后涉及到高精度定位,AI识别等先进技术应用。
“这在以往靠人工在地面举着望远镜观察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好比人从远处就能看到牛身上的虱子。”一位“老巡线”叹服。
机巡作业已成为当前电网运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广东电网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省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巡视全覆盖,无人机年巡视规模已达到8万公里,实现“白天+夜间”全时段巡视,由传统人巡的4千米/人日,提升到至14.51千米/人日,效率提升了2.6倍。目前已对新建输电线路实施无人机验收,工作效率提高了6倍。
“预计到2019,广东电网将实现无人机自动驾驶全覆盖。” 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主任彭炽刚介绍。
清障、夜视勘灾,样样拿手
当天,在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广东省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江门变电站,陈益平和同事还展示了可用来清除线路飘挂物的“神器”——清障无人机。仅仅几分钟,清障无人机就解决了以往的“老大难”问题,利用发热丝将线路飘挂物熔断,隐患清除完毕。
“传统拆除飘挂物的方式,线路工人必须登塔作业,操作过程中必须停电,对生产生活会造成影响。而无人机带电拆除飘挂物装置可以不用停电,而且效率更高。”陈益平介绍,此次展示的清障无人机是江门供电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产品。
利用无人机可实现高效、快速电网巡查及勘灾,为整体应急抢修部署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在今年抗强台风“山竹”抢修中,广东电网最新研发的“夜视无人机”成为电网勘灾的“好帮手”。
据悉,当初受“山竹”影响,珠海-中山一条500千伏线路在夜间出现故障,却由于找不到故障点而无法开展抢修。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连夜利用夜视无人机开展勘察,经5个机次的飞行,最终确定故障点及原因。据了解,此次夜间机巡勘灾在国内属于首次,大大加快了灾后电网抢修进度。
广东电网在国内首创机巡应急勘灾体系,实现“直升机150平方公里/架小时、固定翼无人机90平方公里/架小时、多旋翼(1人4架)无人机20平方公里/小时”的应急勘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