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的行业应用中,电力一直是重要方面,
无人机巡线逐渐代替了人工。而经过近几年的普及,无人机在电力行业开始应用到复杂场景,无人机从视距内飞行发展到超视距飞行。而与此同时,在智能革命的场景下,人工智能的加入赋予了行业无人机强大的AI计算能力,巡检全程自动化正在迅速落地。
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多场景多频次使用
作为国内最早的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国成也坦言明显感觉到今年无人机巡检的需求和应用显著增加,“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地电力系统人员使用无人机的频次越来越高。”
据广东电网有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在台风“潭美”引发粤东地区洪涝灾害期间,2天完成4000公里受灾线路巡视,发现安全隐患170处;台风“山竹”期间,无人机7天完成8000公里线路特巡。而无人机航拍技术,解决了道路不通,运维人员难以及时到达现场的困难,拍摄的全面高清影像,为运维单位判断隐患严重程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天宇经纬(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猛认为,无人机整个行业的发展思路实际上是把人从沉闷的、危险的、枯燥的这种简单劳动里解放出来。对电力行业,亦是如此,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正是从替代人工巡线开始。
而在越来越频繁的使用中,对无人机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宇经纬技术总监杨猛在介绍无人机电力巡检中提到,“以前无人机电网巡检多使用四旋翼或六旋翼电动无人机围绕现场进行巡检。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一些,比如搭载以可见光和红外为主的传感器,可见光对裂缝进行巡检,红外主要测温,比如绝缘子是否有异常发热等。”
而这些功能显然不能应付与电网巡检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匹配,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快速、精准提取电力通道内危险目标信息,就需要无人机具备更多的性能。“多场景多频次的无人机应用,已经改变了国内电力行业。目前,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正从人工巡检、无人机协同巡检到无人机智能巡检的转变。”易瓦特董事长赵国成说:“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具备了环境感知、远程控制、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了4G联网,可以实现超视距飞行和远距离数据传输。”
而在日常巡检中,“与往年相比,无人机找到的线路缺陷隐患更多了,能够提供的线路巡检服务内容也更广泛了。”赵国成认为,这与无人机整体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不断发展是紧密相关,同时电力行业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在提升无人机的应用水平。
无人机正从“视距内飞行到超视距飞行”
赵国成介绍,随着无人机在电力的广泛应用,无人机已从视距内飞行过度到超视距飞行。“超视距飞行对技术要求较高,需逐步完善无人机复杂环境精确自主飞行功能,使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更加智能。”
杨猛也感受到了行业的这种变化,“经过几年的发展,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已从简单的人工替代到复杂替代。对于无人机来讲,就是视距内飞行到超视距飞行。”
杨猛向记者介绍,首先从作业方式来讲上来讲,超视距飞行的作业范围大幅度增加。“超视距巡检一般选用固定翼为主,固定翼无人机机动速度快,载重量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单次巡检可以做到一千公里甚至更长。”
但由于超视距飞行的飞行速度快,巡航状态又是以固定翼为主,使得飞行器很难离标的物很近,这种状态下精细巡检就有所欠缺。“这是超视距巡检的劣势所在,但又因固定翼载重量大,就有条件装一些高精度的载荷。比如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的或者放大倍数比较高的传感器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放大倍数大了,飞机快飞过去之后,在采集到的高精度视频或者图像中进行分析,就相当于飞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