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严控措施的发布给火热的
PPP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在今年的3月底,全国各地开始了PPP自查自清工作。随着清理项目库的逐步收尾,PPP市场正渐趋理性,政策层面正呈现出积极变化。
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入库项目共7234个,入库金额达113486.05亿元。
另据财政部公布的
清库情况显示,截至9月中旬,各地累计清理PPP退库项目2148个,涉及投资额2.5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新增管理库项目283个、投资额7472亿元,其中3月净减项目171个、投资额4567亿元;截至3月末,累计项目总数7420个、投资额11.5万亿元。4批
示范项目共计1009个,投资额2.3万亿元。
从近期PPP清库、新项目加速入库等综合考虑,规范度要求提升、合规项目加大支持可能是PPP政策导向。一方面,近期PPP监管整体趋严;另一方面,在PPP规范度要求提升的同时,新项目仍在加快入库,生态环保、农业、林业等项目增长较快,结构趋于优化。结合新入库结构来看,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PPP或将加快发力,助力“加速转型”。
从2018年的整体趋势来看,PPP项目落地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显示,经过日常督导和此次集中清理,截至2018年7月底,前三批示范项目为612个,投资额1.46万亿元,已实现前三批示范项目全落地,而2017年12月末落地率仅有85.7%。
从PPP项目成交情况来看,虽然全国范围的PPP项目月度成交量还没有表现出明显上升的势头,但来自明树数据的统计显示,无论从项目成交数量还是成交规模来看,2018年5月至8月,PPP项目月度成交量的增量保持相对平稳,已遏制住了自去年下半年起大幅下滑的趋势。
今年8月,中央下发《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着手摸底各地隐形债务,提出督促整改PPP不规范行为,严禁违法违规担保和变相举债。
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社会领域产业企业专项债券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媒体报道,财政部于近日向各省财政部门发出了《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指出:“规范的PPP项目形成中长期财政支出事项不属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
隐性债务一般认为是未纳入预算管理、最终需要政府承担的债务,规范的PPP项目合同中的财政支出责任是与预算管理衔接的,不涉及“隐性”。而未纳入综合信息平台库的PPP项目,按照财政部规定,原则上不得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支出责任。
若被归为隐性债务,那么产生这些债务的PPP项目将面临叫停或清查的风险,融资将更难;反之,规范的PPP项目形成的债务若不列属隐性债务范畴,也就增加了一道保险。
如果规范PPP项目形成的债务可以不列属隐性债务,那么“规范”二字又该如何定义?虽然“规范项目”的要求一直存在于各类政策文件,但PPP市场经过清库洗牌历程之后,需要从项目合作范围、合作期限、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各个方面,对“规范”二字给予最新的权威定义。
当有了最新的、统一的衡量标准,金融机构也就有了具有共识性的甄别工具,这有利于行业形成稳定的PPP融资通道,让金融机构恢复对PPP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