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光行动 点亮世界
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
【国际能源网】20周年庆系列走访活动—智能碳行

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资讯 » 国内电力资讯 » 正文

国家电网信息通信部副主任王磊:亟需建设无线电力专网

日期:2018-09-2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程琳琳

国际电力网

2018
09/25
15: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国家电网 电力无线专网 智能电表

  近日,在第一届中国无线电大会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副主任王磊分享了“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与应用”的思考。电力行业需要和通信行业合作开展电力专网的建设。
 
  电力行业亟需建设无线专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行业对电力无线专网的需求日益增加。业务需求爆发增长、公网安全性有待增加、光缆建设成本高、各专业分散建设。王磊表示,电力无线专网是终端通信接入网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通过电力业务需求和技术经济分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向工信部提出增补频率资源的申请。
 
  2017年9月,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华为、中兴、普天、信通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南瑞等55家单位成立了中国无线电协会电力无线专网产业联盟(后更名为“中国无线电协会电力无线专网产业分会”),覆盖研发、制造、测试、集成等上下游产业链。近期,产业分会配合编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无线专网企业标准,开展技术研究及产业培育工作。已研发13款230MHz产品,预计2018年底完成21款设备研制。
 
  在标准方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经发布了2项企业标准,即将发布8项企业标准,3项管理制度已印发试行。在实验室认证方面,开展电力无线专网终端、基站、核心网、网管全环节设备检测工作,已完成2家厂商230MHz设备、7家厂商1800MHz设备检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联合华为、普天等开展联合创新工作。
 
  电力无线专网总体架构能够实现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业务横向隔离,为精准负荷控制业务提供专线通道,满足毫秒级业务时延及安全接入需求。
 
  电力专网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
 
  据统计,LTE电力无线专网自2009年开始研发,11个省市公司已经建设一定规模的LTE电力无线专网,包括北京、天津、冀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重庆、辽宁、蒙东公司。
 
  从应用效果来看,已经接入22类业务,业务支撑效果良好,供电可靠性有效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显著增强,电网运维效率大幅提高。可支持智能电表集采周期从原来的一天缩短至15分钟。
 
  电力无线专网实现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业务的泛在接入和可靠承载,满足电力系统发输配变用环节的业务通信需求。
 
  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规划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公司29个城市C类级以上供电区域计划覆盖1.12万平方公里建设基站800余座,接入业务终端15.9万个。
 
  2019-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基站2500余座,接入终端数十万个,至十三五末初步建成有效覆盖全网范围C类及以上供电区域的无线电力专网。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
沐光行动 点亮世界
亨通电力电力首页
【国际能源网】20周年庆系列走访活动—智能碳行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扫码关注
    国际能源网

    客服微信400-8256-198客服微信
    新闻举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