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喜欢手游,喜欢疯闹,喜欢新鲜的一切,是初入职场里的“新丁”……
双十年纪的他们,真是人们眼中不成熟、娇气的“八五、九零后”吗?看完都供市郊分局的这组团青“画像”再定论不迟……
凯口所的“三剑客”
“这个刮蝶有点夹阔,达了一扑爬恰恰活……”听不懂吧?这地道的都匀话,三年前的“六盘水人士”刘小祥也听不懂,可他现在念叨起来,顺溜得狠。
“主要是因为他经常模仿我,现在小祥不但听得懂,还会讲了。特别是接待一些老人家时,那都匀话一串串的,让人家感觉像‘亲家’(本地话:即亲戚关系)一样。”金炬峰自称是刘小祥的“语言老师”,夸奖“徒弟”时甚是得意。
“小峰,又吹牛!人家小祥要学都匀话也是跟我刘家人学嘛。”听闻此言,经常被小祥“赖”着当“翻译”的刘全权,不服气了,和金炬烽两人又怼上了。
刘小祥、刘全权、金炬峰这三个年轻人,在凯口所人称“三剑客”:经常相互抢活干,一不留神就会怼上,可但凡一人手上的工作做不完,另两个就会主动来帮忙。
身为九零后的刘全权特别懂事,他的师傅“骑马哥”罗龙科在九十年代,与马儿作伴,走乡窜寨抄表、为群众服务的故事一直令他特别自豪。每个月催费时,他总是先帮不会开车的师傅催完,才去催自己负责的台区。
热衷讲都匀话的刘小祥对待客户特别热情有耐心。他常记得,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办装电表的业务,所里没有一个人能听得懂老人讲的话,“但是金所却一听就懂了,我特别佩服他。”于是,他用功地学本地话,像金所一样用心地对待每一位群众。
一心想当“律政先锋”的金炬峰,被高考分数“逼”着读了电力专业。大学毕业到农村干上了“电工”,他对供电工作“轻松体面”的幻想,被白天工作、晚上完善基础管理的无情现实打破。但所长、老师傅们敬业的态度,令他常不自觉引用毛主席的诗词“今日红樱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感叹并自勉。
“三个人都很积极、肯吃苦,思维也特别活。”所长金国文说,有一天晚上,凯沙线石板寨的客户打电话反映当地有十多户人家没有电,三个年轻人立即凑到电脑前,刘小祥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发现石板寨公变A相无电流电压数据,三人又调取了附近的几台公变查看数据,初步判断是98号杆A相刀闸脱落。
“那晚我们直接开车赶到98号杆,故障点和原因正是3人所判断的那样。”金国文说,按照以前的惯例,大家一般会从所里出发,沿线开展巡视,查找故障原因,往返来回至少两个小时以上。
“但是那天,我们只花了十多分钟查系统,去到现场确认故障点只用了20分钟。”老师傅雷家虎对这三个年轻人,不用去现场就能远程分析出故障的能力赞叹不已,“他们三个就是我们凯口所的宝贝呀!”
江洲所不怕苦的“情侣”
他们,拥有同一个姓,同一年毕业、同一年分配到同一个所,从事同样的配网综合岗位工作。同甘共苦的时光,让这个小故事里的男主——刘岭,女主——刘蓉,从“同事”渐变为“情侣”。
爬电杆,在供电所就像“吃饭”一样常见,不但是技术活儿、体力活儿,更是“男人活儿”。可刘蓉偏不信邪,偏要学。一次,炎炎烈日里,刘蓉在师傅的监护下完成了一次跌落式熔断器的更换工作,一从杆上下来,她满头大汗、手也被工具磨出了血痕。
一直在旁边看着的刘岭对她说:“你是个女生,这么拼干嘛?这是男人干的活儿!”刘蓉眼睛一瞪,高声答道:“我就喜欢!怎么啦,怕我超过你?”然后,很不屑地昂着头走了。
这个与众不同的“女汗子”,一下子“搅动”了刘岭的心:“我当时就觉得她身上那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冲劲儿,挺吸引人的……”
刘岭虽然主要干配网运维工作,但在所里同样也要负责催费。“催费是每个月我们最痛苦的时候,一户户打电话,还要跑到各家去催,效率实在太低……”
所里积极推行网络等交费方式,却因服务的村寨多、宣传力量薄弱等原因,进展极度缓慢。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方式缴费的实效,刘岭主动在催费方式上想办法、出新招。
“通知:尊敬的用户,请还未缴纳电费的客户在每月24日前到江洲营业厅、摆忙邮政局、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缴费方式……”那段时间,一辆辆黄色的抢修车奔走在村寨,车载喇叭一路播放着缴纳电费的温馨提示。爱看热闹的群众纷纷上来围观,供电所的员工们就利用时机,教大家用手机缴费等。这样的方法持续了几个月,慢慢让客户们养成了按时交费的习惯,在年度电费催收的关键时期,该所提前3天完成电费回收结零。
常说工作中的男人最吸引人,能吃苦干工作、勤奋练技术、肯动脑子的刘岭,深深吸引了刘蓉。这对不怕吃苦的情侣,在抄表、催费、爬杆作业、野外巡视的过程中,相互比学赶超,衍生出一份特别、上进的爱情。
甘塘所最年轻的“师徒”
只不过早一年进单位,李鑫潼就当了潘维的“师傅”。“所学非电”的小李“师傅”、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的小潘“徒弟”,在所长的刻意安排下,组成了一个“奇怪”的组合。
李鑫潼201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了父母的期望,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作者。“每晚睡觉,梦里全是电流、电压、容量这些陌生的术语在乱飞……”白天太忙无法静心学习,她就每天晚上啃书充电,还用“冲刺高考”的精神自勉。
一年的时光,她边问边学边做,很快就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类客户业扩报装及解决系统流程问题,迅速成为全局“业扩女精英”。在局里开展的业扩培训里,她经常被指定将工作方法分享给大家。在计量接线技能竞赛中,这位“非电女子”不但积极报名参赛,还勇夺了冠军!
“就这些,她已经足够做你‘师傅’的资本了吧?你师傅可不是‘打酱油’的喔!”满门心思要找位好师傅的潘维,被所长龙国祥的几句话打消了疑虑。
在师带徒协议上双双签字后,这对年轻的“师徒”组合,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工作学习模式。由于白天前来咨询和办理业扩报装的客户较多,为了减少客户等候的时间,潘维学习业扩知识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进行,他的小李师傅也想法挤时间,把自己的所学和心得一点点教给他。
“小维是个好学的好徒弟!”李鑫潼说,潘维经常接别人的活儿来干,帮绘图、帮催费、帮做线损报表,一年多下来,他除了熟知业扩岗位的内容外,还练就了“绘图”本领,装表接电等“功夫”也日益精进。今年,在降损“利剑行动”中,他已经成为骨干,承担起了本所线损管理等重要任务。
墨冲所的“萌帅”搭档
“我是一个帅气阳光的小电工。”
“我妈总说她儿子特俊俏,不过,我很含蓄的……”
这是刘啟磊和江鑫,两个“自恋”的家伙在墨冲所新员工欢迎会上的自我介绍。当时的他们,初到所里,心情还很轻松,跟着师傅出去几趟后,很快就感叹:供电工作,咋就那么“不上档次呢”?
“有一次去抄表,遇到一条大黄狗,对我露出雪白的牙,吓我一身冷汗!彬哥立即让我别看它,然后我们就在它‘怀疑’的眼光中,镇定自若地走过去了……”江鑫说,当时他立刻被经验丰富的刘厚彬折服。
“最惨的是第一次去巡线了。山里的蚊子个头不是一般的大,那天太阳那么大,飞哥还不准我挽裤脚,又热又怕碰到蛇,提心掉胆、满身大汗地走了一趟,才真的体会到老爸的辛苦,他老人家养我真是不容易呀……”刘啟磊是典型的“子承父业”,真实的体验,令他更增添了对父亲的敬佩。
“一开始,真的不愿意在所里面多呆,只想回家。”江鑫说,由于墨冲所离市区比较近,他俩每天开车回家。
就在2016年的春节,按规定这俩人也要值班。“我们内心是极度不乐意的,可是嘴上不能说啊。” 不能回家过年了,江鑫说,俩人心情都很郁闷。
老师傅刘明宇向所长提出来,由自己来值班。他说:“就让这些娃娃们回家过年吧,让他们好好放松休息,回来好好干活!”
“一下子,师傅们平时在工作中对我们的各种照顾涌上心头。”刘啟磊说。
此后,刘啟磊和江鑫再也不天天想着回家了。白天他们走村串寨服务,有时夜里还和大家一起去巡线、处理故障,晚上琢磨业务……
现在的江鑫,能非常熟练地回答线损管理、营销管理的问题,还担当起所里的“茶艺师”,常邀着大家围桌而坐,品茶、聊天。
现在的刘啟磊,已经能承担杆上作业等工作。他的师傅曾拍下一张在灯光点点的夜幕里,他在杆上工作的剪影,被他视为最帅的一张“写真”。
现在的他们,更加自信、阳光、帅气,常常在工作的路途中成为“吸睛点”,被所里的师傅们笑称为“萌帅”搭档。
电力青工的“梦”
这群年轻人,有的是为了父母的期望,有的是为了改变家庭的状况,有的是对电力专业的热爱,各种的原因让他们相聚一起,成为都供市郊分局的“
电力青工”。
他们初入行时,都曾对这份工作抱着体面轻松等美好的愿望,却在经历真实的体验后,被艰苦的工作条件吓倒过。但在供电所辛苦又快乐的时光中,他们的对未来的梦想渐渐被磨砺清晰。
李鑫潼说:“用咱们南网的话来讲,我们青年员工的成长路线就是勇于变革、乐于奉献,我们梦想就是人民电业为人民,我们的价值将会在万家灯火、南网情深中被人们所记得……”
青春,短暂又宝贵,它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中,总是最令人难以忘记的那一段。这群电力青工,将在爱情、师徒情、兄弟情、友情和以企为家的亲情中,成长为
南方电网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