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台区,在物理上连接电力生产与电力消费,是电力商品交付用户的最后一站。传统的台区管理已不能满足新电改的要求,新形势下的配网台区运营将有哪些新的特征?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能源互联网的持续发酵,电力行业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机遇与挑战。新的环境、新的诉求对营销、调度、配网等环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电气化水平的日益提升,社会用电量的持续增长等因素也对供电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供电最基本的单元——台区,在物理上连接电力生产与电力消费,是电力商品交付用户的最后一站。因此,台区的管理和运营好坏,对供电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起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于电源及主干网,配网管理的发展起步要相对较晚,优化配网管理,提高配网发展质量,其基础与核心就是做好台区运营工作。
在目前大部分电源供给及输电线路骨架逐步完善的形势下,国内电网建设的投资方向已由主干网向配网方向转移。近几年来国内各省市都在积极推进的“营配贯通”、“营配一体化”等项目,提高了用电质量,对台区下的用户影响深远。但从目前的状况分析,台区管理仅依靠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随着行业的推动、政策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等,配网台区运营会有新的发展方向。
1、用户诉求的多样性促进配网运营开展主动服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于服务的诉求也越来越高,通信、金融等行业企业更是注重通过比拼服务能力来提升市场份额,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电力用户享受着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对供电服务的诉求也呈现出多样性,从而促进了配网运营开展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电质量。保障供电安全和提高电能质量仍然是配网运营的基础与重点。现阶段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且随着售电侧的开放,未来的供电质量将关系到电价水平和用户的选择。
2)差异化服务。根据台区地理位置、分布、负荷性质、环境等不同,为营销部门提供相关数据、信息等,为不同需求(如电能质量、电价、用电时间等)的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将是未来电网的一大服务特色。
3)可视化服务。用户对于台区故障抢修、计划检修需要全过程了解,可视化的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透明的线路状况、故障抢修进度,能有效提高用户的用电感知与满意度。为用户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力商品,甚至为用户创造透明的电力物流跟踪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2、电网公司经营压力促使配网运营管理更加注重效益。
近年来由于高耗能行业增幅放缓、“节能减排”等原因,用电需求增幅开始减弱,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增速比2014年下降3.3个百分点,电力消纳进入低增长期。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电改“9号文”,明确允许6类主体参与售电业务。售电侧的放开给售电市场引入了大量的竞争,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将逐步形成,给电网公司以及现有的售电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文件明确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配电领域将成为新的竞争点。
面对这样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配网台区运营管理,可以在提升配网投资效率、降低配网运行成本、拓展电力市场等方面提供信息及技术支撑。
1)为提升配网投资效率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台区的的运行监控管理,将设备线路的运行监测情况反馈给发展部门,为台区的投资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配网投资效率;
2)降低台区运营成本。加强台区设备、线路等的运行损耗分析,减少供电损耗,降低运行成本。
[pagebreak]3)为拓展电力用户市场提供技术服务。分析用户负荷特性,加强台区供电能力监测,预测未来负荷发展情况,协助电能替代潜力市场开发,为业扩报装提供数据支撑。
3、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促进配网运营的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新能源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形成能源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共的能源共享与交换的平台。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创新模式,而大量分布式电源、充电站并网将会改变系统的潮流分布与运行方式,对传统配电系统存在很大影响,例如线路过电压、配电网短路电流、谐波等,同时还可能引起继电保护和孤岛等可靠性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台区运营服务的主体增加、业务交互增多,配网台区管理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为更多的外部主体提供实时监测、主动服务、协同优化、危险预判、策略制定等技术支撑将是未来配网运营的主要任务。
综合以上配网台区运营发展新方向,高度融合监测、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技术,有力地促进服务、技术能力的提升,为电力内部的营销、调度、发展等部门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撑,为外部的电力用户、售电主体、分布式运营商等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数据服务等,是配网台区运营的重点。相信在技术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未来,配网台区运营将会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最终也将成为一个为各相关主体提供技术、管理支撑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本文作者王玉根为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