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核电 » 正文

48吨“烫手山芋”:日本核材料钚的前世今生

日期:2016-03-23    来源:中新网

国际电力网

2016
03/23
15: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核材料钚 核技术 日本核电

3月21日,一艘英国武装核材料运输舰悄然抵达日本茨城县东海村港口。这艘运输船此行的目的,是把存放在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设施内的331公斤核材料钚运回美国。据估计,这批钚可制成40到50枚原子弹。

钚可用于核电站发电,同样也是制作核武的材料。对于囤积核材料、发展核技术,日本一直以“和平利用核能”、“能源自给”来解释。

多年来,日本大力开展核聚变、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等尖端核技术研究,大量收购、储存、提炼核原料,囤积超过1.2吨可直接用于制作核武的高浓缩铀和约47.8吨分离钚。其中,有10.8吨钚存于日本国内,足够制造约1350枚核武器,也远远超出普通民用目的的需要。

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 “无核三原则”是日本的国策: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但长期以来,日本大量囤积核材料,不禁让人担心核安全及核扩散风险。

本应“无核”的日本,为何会存有如此多的核材料?这要从二战时期日本对核武器的野心说起。

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就开展了核武器开发计划。由于缺乏核材料与经费,日本在战败前没能研制出核武器。1951年,美国同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允许日本进行核研究。

美苏冷战时期,为了守住日本这座远东“桥头堡”,美国不顾“无核三原则”,向日本运进核武器。美英法三国同时以“科研目的”为由,向日本提供核材料钚用于高速反应堆实验。此次运回美国的331公斤钚,就是冷战时期的“存货”。

331公斤钚,仅仅是日本囤积的核材料中极小的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曾宣布实施“无剩余钚”政策,但20余年来分离钚的总量反而增长了一倍。近年受福岛核事故影响,日本运转的核电站寥寥无几,核材料供需严重失衡。

针对日本拥有大量钚却看不到消费前景的核政策,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詹姆斯·阿克顿指出:“钚的制造不应超出本国核电站可消费范围。钚的囤积可能加剧亚洲地区的紧张与核恐怖主义风险。”

阿克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样认为,既然日本拥有如此数量的钚,其他国家如土耳其、埃及等,也可能心生觊觎,要求取得核废料处理权,导致恐怖分子拿到钚的风险大增。

而在日本国内,不少右翼政客的态度也引发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政策可能“失控”的担心。

“我们已拥有核技术,数月或一年就可能造出核武器”、“日本宪法未禁止使用核武器”、“不应排除日本是否应该拥有核武器的讨论”……从近年来多名日本高官的言论中,或可一窥部分日本政客大力鼓吹发展核技术的原因。

还有另一重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日本地震多发,贮存的核材料越多,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就越大,可能对自身和周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有分析指出,今夏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安倍政权正瞄准其修改和平宪法的目标迈进。如果此时日本被认为有意发展核武,那么将可能极大妨碍其实现修宪的目标。向美正式归还钚就是为向外界展示日本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姿态,避免招致政治上的误解。

与48吨存在严重隐患的“烫手山芋”相比,日本此次向美国归还的331公斤核材料钚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比起“展示姿态”,能否妥善处理核材料并保证不再增加,才是检验日本政府核政策真实意图的试金石。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