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电漳平火电有限公司以降低供电标准煤耗、发电耗用燃油量、综合厂用电率为目标,针对开机带负荷时间较长等问题,深入挖掘内部增效潜力,推进管理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降低发电成本。最近一次开机至带负荷时间比实行《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前缩短最长达240分钟;开机用油12.6吨,节约7吨多,创公司300MW机组投产以来开机冷态启动用时最短、油耗最低记录,标志着漳电公司机组运行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漳平公司从开机前、中、后各个阶段的细节人手,加强对主要运行经济指标进行纵向对标和横向对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摸索运行规律,不断完善《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精准掌握机组启动节点和负荷计划,优化启动顺序,开机、并网及带负荷时间逐步趋于合理,机组冷态启动耗油持续降低。
公司集思广益,深挖潜力,多次组织“缩短机组并网及带负荷时间”专题研究,经过多位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两个多月的共同探讨论证,制订了单、双机启动两种执行方案,完成了《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的编制。规范了从值长接到省调开机调度令开始至机组带满负荷这个时段的各项工作,严格控制开机中的各个节点,明确各专业在各时段的分工,相互协调、互相配合。
《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定稿后,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生产骨干对机组点火及并网的整体状况进行深入学习,对有关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纵向对标、横向对比,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每次开机结束之后,也都会针对机组启动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分析、总结,再对《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进行修订,使机组冷态启动更加完善,保证开机更加协调有序,缩短开机时间,节省油耗。
在停机期间,维修员工加强对机组系统设备的检修,对缺陷进行修复,做好油枪清洗及雾化试验等工作,更换比较合适口径的油枪,使机组处于健康状态,保证开机能顺利进行。
漳平火电公司每次接到省调的开机指令之后,运行集控人员就迅速地组织起来,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提前进入各岗位严阵以待,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机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机组冷态启动网络图》的步骤、节点和注意事项,各司其责,听从指令进行操作,能提早做的工作提早做好。全面检查机组状况。电动门、气动门、重要辅机等设备全部试运行,对停机后容易出现绝缘不合格的风机、泵等再次进行绝缘测试,外接电加热;特别对油枪、点火枪及燃油系统等辅助系统再次进行全面检查试验,对锅炉、除氧器进行加热,保证机组顺利点火升炉。
燃料输运人员则根据机组开机点火需要,提前做好了颗粒度检验工作,备足了合适颗粒度的干褐煤和无烟煤,保证煤炭充分燃烧和高发热量,达到点火顺畅和节能的效果。并根据值长的指令,及时将燃煤输送到煤仓。油库值班工及时启动了轻油泵,随时调整轻油泵出口压力,确保机组点火期间锅炉油枪的正常用油。
锅炉运行控制人员适时进行上水、油循环、上床料、底部加热、风门实验等操作,力求精确投入。这些操作步骤及时与否也关系到顺利开机、节能降耗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燃油循环过早投入,会消耗不必要的电能;过迟则达不到油净化的作用,还可能引起油路堵塞造成投油不顺畅,导致开机延迟。锅炉底部加热投与不投,以及投入时机的掌控,则关系到节能。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投入时间,投入时间过长会白白浪费蒸汽,过迟则会增加用油量。底部加热投入与不投入相比,大约可以节约20~30吨的燃油,按当前燃油价格5000~6000元/吨计算,投入底部加热可以节约10~15万元。
锅炉运行控制人员在点炉之前也充分了解八台给煤机煤仓存煤情况,哪几个仓是烟煤,哪几个仓是无烟煤,做到到点炉时采用烟煤仓投煤准确无误,保证着火的顺畅,也可节省大量的用油。在暖机过程中,当锅炉床温达到条件后,锅炉运行控制人员及时进行脉动投入烟煤,将床料料层高度控制在800mm左右,当烟煤能正常稳定着火燃烧之后,就开始注意控制关键节点参数,将床温控制在450/290℃。然后逐渐降低油枪出力,直至完全退出油枪。这一系列的工作的准确完成,可以缩短整个开机时间,使机组提前并网,也节约大量启动燃油。开机正常后,根据负荷情况及时上无烟煤,以控制NOx排放指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汽机运行人员为了节约能耗,降低不必要的损失,适时进行轴封、倒暖、阀壳预暖投入的操作,其他专业人员也紧密配合锅炉、汽机在规定的时间仔细地进行每个操作。
点火成功后集控人员没有一丝的松懈,各岗位人员各负其责,对所辖设备进行认真巡回检查。注意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控制好升温、升压各个参数的调整,直至发变组顺利地与系统并网。
漳平火电公司缩短开机至带负荷时间提升开机运行技术,给提高整体机组运行技术有益的启示。运行及有关技术人员、生产骨干并不满足要机组开机上所取得的成效,积极总结开机运行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机组运行技术,破解运行技术难题,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机组发电效率,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