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意见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
随着智能电网、西电东送、跨区域联网等重大工程的陆续开工建设,及国家对电力行业能源结构调整,在输电网、配电网建设中对电缆的需求逐渐增多。加上智能电网大环境下,电缆需要有对于智能化的考量,智能电缆市场春天即将来临!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作为基础设施,电力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中国电力行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寻找发展机遇,不仅要在基建、设备等方面实现过剩产能的转移,还应该在比较优势中合作共赢。
在市场前景如此庞大的电线电缆行业,谁能够占据龙头?谁能够跻身前列?这将成为行业内外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江苏藤仓亨通光电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能电网产品的核心发起者,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球电网重点工程疑难解决方案供应商,十余年来严把产品质量关,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藤仓亨通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又是如何走出国门的呢?带着疑问,北极星电力网走访了藤仓亨通光电有限公司。
法则一:始终如一 坚持“质量为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已有7000家甚至上万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以低价竞争来向用户邀宠,其结果必然是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
低价竞争是导致电缆市场利润率低的一个主要因素,电缆企业如何才能跳出这样一个怪圈,藤仓亨通的道路或许值得借鉴。
“藤仓亨通作为日本藤仓和亨通集团的合资公司,可以共享两大集团的优势资源。在产品质量方面,日本藤仓设专人负责把关;在服务上,藤仓亨通在各省都设有办事处,一旦有客户下单,第一时间上门解答客户需求;此外,可以充分运用亨通集团的产业链优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协调实现产品投入最小化。”藤仓亨通营销总监彭光胜说。
藤仓亨通依靠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的产品质量已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得到验证,如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亚马逊大跨越工程、那曲青龙至北拉35kV输电工程全世界海拔最高OPPC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这些工程刷新了OPPC、OPGW等产品的抗雷击、重覆冰、大跨越等多项世界之最。
法则二:产品多样化战略
2020年前后也就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面积新建和完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将引发电力设备的全面变革:变压器要更加智能,开关设备要随时反馈状态,继电保护装置要与一次设备融合,电缆也要变得智能。智能电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更为安全、更为智能的电缆产品。但是在国内,智能电网到底应该怎么建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就输电网来说,要想达到输电线路通信、输电、监测的功能,可以有很多方法,至于哪种方法更安全、更实用,国家没有明确定论。不同地区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这就意味着,谁的产品种类多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藤仓亨通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电网新产品。彭光胜介绍,“我们的OPGW、OPPC、ADSS等主打产品可以满足输电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的要求,除了提供产品外,我们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指导。可以说,我们不仅有目前市场所需的各种产品,还掌握了未来电缆可能运用到的各种新技术。”
法则三:战略化思维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出海
除了立足国内智能电网建设市场外,藤仓亨通还将目光瞄准海外,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调整海外布局。
“一带一路”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有机构测算,未来十年间,亚太区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8万亿美元,潜在空间巨大。电力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必将给国内电力企业带来强劲增长点。
藤仓亨通总经理盛春敏表示,借势“一带一路”,除产品出口外,藤仓亨通还将和国外有影响力的企业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国际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避免纠纷,还能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化经营向中高端发展,以提升中国电力电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藤仓亨通制定了“555”发展目标,即50%的国际化人才,50%的产品海外销售,50%的资本海外投资。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藤仓亨通海外销售产品要占到50%以上。目前,公司已经和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建立了新的合作意向;藤仓亨通还“借船出海”,通过与两网、中电装备、华为、中兴等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借助他们的平台走出去。
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电缆产业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而随之而来的新变化与新突破也将瞬息万变,但是不变的是,中国电缆产业必将会由大变强,全球性的电缆巨头也极有可能在中国出现。藤仓亨通正向这个目标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