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的执行情况可以分两个方面介绍
首先是政策方面,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煤电节能减排计划的地方版,和国家版的行动计划相比,地方版行动计划呈现两个趋势,一个是标准趋于严格,另一个是完成时间缩短了。有的省份可能缩短到2年到3年左右,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全国实现超低排放机组数量越来越多,从技术上来看,这不是一个难题。但实际的路线选择也呈现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但是超低排放从去年到今年只是一年的时间,任何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检验,一年很显然还是有点短,对超低排放的适应性还有待观察,目前来说超低排放还是处于一种探索的时期。
火电厂执行遇到了什么困难?
电厂的情况不一样,机组类型不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但是电厂遇到的一个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据悉,超低排放的环保投入,一个电厂需要1到2亿左右。这个资金量是巨大的。对于火电厂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压力。
性能比较好的新机组成本大概会增加多少?
东部地区有一个电厂新建了2台60万千瓦级的机组,度电成本增加了2分左右。这是个新建电厂,机组的各种技术指标都比较先进,按它增加2分左右可以推算老旧机组会增加更多。
如何看待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的观点?
中电联秘书长的观点是有一定科学性的。超低排放的意义在于改善环境质量,从总量减排上来看超低排放对环境总量监控制的意义各方现在有很多的争论。数据显示:一个火电厂从烟尘这一项来说,它的烟尘原始浓度是30000毫克每立方米,达标排放的浓度是30毫克每立方米,超低排放的浓度时5毫克每立方米,由30000到30它减排的是29900多,从30到5就减排了25左右,从总量上来看对环境总量减排的贡献程度是有限的。
国家在火电排放的标准方面的监管能否跟上快速提升的标准?
目前业界比较关心这个问题,环保部门能不能跟的上?国家最近几年火电厂的环保标准变化比较快,频率也比较高。有的环保部门的设备可能还是原来的老设备,这显然不能满足超低排放检测的需求了,但是设备的更新,包括人才的储备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有的地方的环保部门目前监管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