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信息化 » 信息化动态 » 正文

国网大数据平台7月底预上线 将引发大智慧巨潮

日期:2015-07-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国际电力网

2015
07/13
13: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家电网 大数据 国电南瑞 智能电网

2014年7月至12月,根据应用需求分析报告,公司组织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等科研院所和直属产业单位完成公司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编制形成《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明确了应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顶层设计、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到2020年的专题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应用需求后,2015年1月,公司正式启动了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设计研发和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国网上海电力大数据平台试点项目已上线试运行。总部大数据平台将于7月底上线,并率先承载国网客户服务中心新型客户服务业务型态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通过采集话务量、工单信息、故障信息、停电信息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结合气象信息等外部因素,构建话务量预测模型和用户感知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模型运行结果,辅助提高人工服务接通率,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实现南(北)分中心客户部座席人员和省(市)公司远程工作站资源的合理调配,辅助提升客服中心主动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投诉风险。

平台支撑 初见成效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十一五’的SG186工程和‘十二五’的SG-ERP信息化建设,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通信网络,涵盖公司各项业务、覆盖各层级单位的一体化企业级的集成信息系统,并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际,按照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一定大有作为。”国网信通部副主任王继业说。

近期,公司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将陆续在其他8家单位部署,支撑国网福建电力城网配变迎峰度夏重过载预警分析、国网安徽电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防窃电预警分析、国网湖北电力量价费损分析应用、国网浙江电力基于温度变化对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影响分析、国网山东电力电力负荷预测应用、国网四川电力配网停电优化应用、国网辽宁电力政策性电价和清洁能源补贴执行效果评估、国网江苏电力电网设备状态监测等八大典型大数据应用场景试点建设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上线运行。

据了解,在公司统一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之前,国网福建、江苏、浙江电力等单位应用大数据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专项应用研究、系统优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网福建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项目经理郑忠表示:“国网福建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改造现有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方式,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效率、深入挖掘数据时效性价值和提高用电服务。其中用户停电、电表故障等重要事件分析和处理时间由原来6分钟缩短到20秒,1500万用户用电量数据巡测和发布时间由原来40分钟缩短到5分钟;30万终端电压、电流、负荷监控间隔由原来5分钟缩短到20秒;200余万抽样电表用电质量信息监测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5分钟;日均采集、处理数据记录数由原来1亿条提升到2亿8000万条。”

国网江苏电力科信部信息处王纪军说:“国网江苏电力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电网运行、社会服务、公司运营、信息运维等四大领域大数据应用需求,分领域开展大数据专项应用工作,截至2015年上半年,国网江苏电力已发表大数据应用相关论文13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国网浙江电力科信部信息处洪建光表示:“国网浙江电力于2013年初即启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研究,初步建立起基于Hadoop的分布式云平台,并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云化改造,优化采集和处理技术架构,有效提升各类业务应用效果,系统响应速率提升60%以上。”

公司将进一步梳理分析、提炼总结有关单位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并统一纳入公司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典型应用场景设计中。

随着DT(数据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数据将成为企业业务创新的核心。随着公司大数据应用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下一步,公司将重点结合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大数据应用指导意见落地,持续推进以大数据为主的新技术深入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环节,推动公司业务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升,助力智能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