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德国就开始做出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尝试。而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后来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的。
分析能源互联网,首先要看的是国家层面的整体能源结构。
对比当今世界每个人生产单位GDP所需要的能耗,德国的数据是属于最优化的结构。而我国每产生1个单位的GDP,每个人的消耗比印度还要高。为什么呢?简单来讲,就是我国能源结构分布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消耗比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多。可以看到,我国的整体能源消耗超过60%来自煤炭,发电中78%来自煤炭。在能源的消费上,我国也有自己的特点。能源消费支出一定是4个走向:工业、交通、家用和商用。我国超过50%的能源消耗是在工业,而不是在家庭和商业。我们必须分析一个事实,我国目前用能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源利用的损耗量远远大于实际的利用量。
德国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在总电力中的比例达到30%,2050年达到80%。这个数据曾经一度受到质疑,但是去年这个数值已经接近了30%。今天,没有谁会怀疑新能源发电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比例,我个人认为达到100%也是有可能的。
但要做到能源转型,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就是在所有的能源消耗当中提高电的比例,在电力这个生产过程当中提高新能源比例,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替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高分子,还要降低分母,也就是除了增加新能源比例,还要降低一次能源消耗。
这也是德国新能源发电比例达到30%以后最大的一个特点。德国提出了2.0计划,就是要大量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耗。到2050年,整个德国的一次能源消耗率要比2008年的水平再下降一半,在保证GDP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要降低这么多能源消耗,是很大的一个工程。德国除建筑节能外,还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提出到2020年电动汽车达到100万辆,这和我国的发展目标是一样的。
从具体数据来看,德国面积与我国云南省相当,现在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3500多万千瓦,光伏已经接近4000万千瓦,未来10年可以安装的空间越来越低。而中国的风电装机在2008年就已经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美国,现在比德国和美国加在一起还多,达到1亿千瓦。现在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亿千瓦。
那么光伏呢,我国2013年只有500万千瓦,国家能源局的目标是2014年达到1500万千瓦,已经超额实现,今年估计会超过4000万千瓦,所以今年年底,中国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光伏装机容量第一大国。而美国在这方面相对比较落后。
关于能源互联网和新能源的发展,我国的明显趋势就是在朝世界第一的方向发展。既然已经明确了目标,新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德国的新能源发展经历了十几年,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如新能源的发展中,补贴在德国并非是最有效的投资。这点在我国还值得商榷;德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对其提供整体产业支持,允许电动汽车使用城市BRT特快公交通道,允许电动汽车在市中心免费的电动汽车停车充电区停车。引导消费习惯的支持,可能比财政支持更重要;另外,德国在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也感觉到需要电网的配套支持。
在德国整体能源发电比例中,占5.8%的光伏消耗了新能源的补贴超过50%以上。那为什么还一定要做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新能源的发展带来的是整个能源体系和整个消费模式的转换。
发展新能源,电网要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发展新能源需要电网做出很大投资满足科研需要,比如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必须变成交流电才能并入电网等等。
另外就是新能源的瞬时供给不能得到保证,比如需要电的时候,并不一定有风和光,而不想用电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风、光。为此我们要设计很多电力交易系统。再强的电网,也必须要有调控的措施。
其中,一个重要的、新的创新技术和增长点,就是储能。我们提高储能的方式很多,如抽水蓄能,如特斯拉推出的家庭能源包,包括德国现在做的电解氢,是电和天然气之间的相互变化,从而提高效率。这都是能源互联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包括智能电表、电动汽车等等都有许多商业模式可以开发。
总之,能源转型,实际上不只是一个技术的转型,而是一个思维方式、一个消费模式和整体人文和国家运转机构的转型。在这个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责任和机遇,每代人都应该把握机遇,负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