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能源互联网将是未来能源生产、输送、分配、消费的基础平台之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原所长孔力在4月29日中国电力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能源互联网”的演讲。他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而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分散性,其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
十三五能源规划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能源开发要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加快风能分散开发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由此可见,我国规模化推广分布式能源已成必然,在某些地区将会出现高比例分布式能源主导的场景。
分布式能源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孔力认为,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无法规模化推广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网络条件限制,导致难以实现高比例接入;第二,用户—能源—电网信息孤岛较多,数据分析和管理控制手段不足;第三,用户同时也是生产者,但是由于过于分散,在电力系统中参与度低;第四,随机性产生的影响问题较为突出。以上问题都亟待关键技术进一步开发来解决。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
据介绍,能源互联网在分布式能源中的运用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在德国的“E-energy”计划中,能源的信息化被运用在扩大分布式能源生产规模,整合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充分使用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案,以满足未来以分布式能源供应结构为特点的电力系统的需求。孔力认为,正是可再生能源的高密度接入催生了能源互联网的雏形。
孔力预测,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更多采用直流技术连接目前交流网络,可以有效地在各个等级联通现有电网,从而高效接入分布式发电,提高供电容量,减少线路损耗。此外,综合能源互联互补也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发挥不同供用能系统的互动和转化能力,并充分利用电能、天然气及供热需求间的峰谷交错,既能改善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缺陷,也有利于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能源互联网助分布式能源脱困
孔力认为,基于分布式能源的能源互联网将具有以下特征:可再生能源将成能源供应主体,分布式能源将摆脱入网难的困境,能够做到随时随地接入和共享;电力网络是能源的主要共享平台,融合多类型能源互融互补;与信息科技融合,建立能源信息广域网络;能源供需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供应和消费参与者对等交互,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对于以分布式能源为基础的输配电网,孔力提出了以下观点:首先,应该以直流输配电网和分布式发电建设为契机,以现有输配电网为基础,构建能源互联网。其次,基于直流输配电网,实现大规模同步电网的分层分区、自主运行,能源供给分配将更加灵活。然后,通过信息融合和智能控制,实现能源高效传输、共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