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是在配电网现有运行状态的基础上,为了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需要而进行的可靠性量化评估。
国内外在可靠性计算分析技术方面存在五大差异:
差异之一:国内外靠性统计口径不同
我国现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基于台式变压器;而国外则基于用户,一般统计到用户电能表,不分电压等级,每个计费点为一个统计单位,这样统计能够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供电可靠性水平。国外在统计可靠性指标时将重大事故的停电时间剔除(不可抗力),而我国则没有区别对待此类事故(限电)。
差异之二:国外注重供电可靠性的奖惩机制
英国、法国和德国均有供电可靠性奖励和惩罚措施。英国Ofgem规定了各配电公司应遵守的“承诺供电标准”(GuaranteedStandards of Supply),配电公司若达不到此标准,则需向受影响的用户作出经济补偿。法国和德国则将SAIDI指标作为供电可靠性奖惩的标准。
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已经普遍实行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但尚未出台供电可靠性奖惩机制。
差异之三:国外普遍重视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在确定某一个规划方案或建设项目时,会兼顾可靠性与经济性二者的协调,具体做法就是广泛开展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计算分析,并将最终的计算结果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相比之下,我国在配电网可靠性计算分析方面的频度要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并未针对每个规划方案或项目都开展可靠性计算分析,致使大多数地区尚无法严格做到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协调。
差异之四:国外注重利用信息系统自动采集停电信息
英国、法国和德国大部分配电公司可以利用停电系统实时采集中压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的停电信息。配电公司普遍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明确的“变电站—线路—配电变压器—用户”的拓扑关系,具备详细的低压配电网台账和相序信息。对于低压居民用户的停电,可以通过配电变压器与低压用户的关联,以及用户报修来录入。同时,智能电能表的试点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智能电能表不仅可以读取用户的电量信息,在发生停电时还能更快地找出故障点,但并未进行低压用户停电信息的实时传送。
目前,我国在低压用户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与欧洲国家相比仍然滞后,国内大部分供电企业尚未建设低压GIS,不具备“配电变压器—用户”拓扑关系的自动识别功能。
差异之五:国外重视计算分析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在开展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时,大多采用了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便捷性强的计算分析工具,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计算分析的效率,而且也为不同的配电网规划方案或配电网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
国内目前针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工具的应用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也仅有少数地区采用了相关的计算分析软件计算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多数地区仍缺乏必要的计算分析手段,多依赖人工经验来粗略估算;但近年来,随着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内的科研部门或高等院校也积极自主研发了多种可靠性计算分析软件(如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等),并已应用于实际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中,较好地实现了配电网量化评估及多规划方案的优选,有效提升了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与精益性。
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水平,将是我国在配电网领域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上述对国内外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技术的对比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领域的技术现状尚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为了有效提升我国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更好地满足电力负荷的供电需求,现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1)继续深化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理念。
2)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分析工作的频度与深度。
3)严格遵循相关的计算分析数据规范。
4)继续完善并优化可靠性计算分析模型。
5)逐步将供电可靠性统计口径向低压延伸。
6)广泛应用配电网可靠性计算分析工具。
韦涛: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配网规划研究室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配电网规划运行分析、配电网计算分析软件研发与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