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过去四年,我国
核电产业面临了巨大压力,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项目开工,一些新兴的
核电产业集群也呈现出“低调”状态。
随着核电重启,国家政策落地,江苏、上海等地的产业园区发展开始重新回到轨道。在江苏,除了南京滨江核电装备科技产业园,江苏靖江市也已经初步形成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核电配套装备产业集群。而在上海,目前正积极发展核电服务新业态,其目标很清晰:打造面向国内外市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核电创新产业基地。上海现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从事核电研发、设计、科研、设备制造和相关服务,以及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闵行热加工基地、宝钢核电材料基地三大核电产业基地。
作为“入门”较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成熟园区,海盐和烟台的经验值得借鉴。随着核电规模化发展大幕的拉开,中国全方位参与国际核电产业链,未来核电产业集群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提升,“含金量”会更高。立足国内、放眼国外,聚集在一起的中国核电企业,似乎已经看到了市场和机遇。
目前核电产业集群建设中地方政府是主要推动者。目前沿海各地的产业园区基本都以所在地的核电项目为依托,通过招商方式引进装备制造和材料生产等企业,既可以解决设备材料的运输成本高问题,又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核电产业是我国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更需要加快构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的洼地,以此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并提升竞争力。伴随核电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如何真正做到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如何打造出竞争力,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真正发挥出核电产业集群的作用,恐怕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