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来到瑞士的美丽小镇达沃斯。对于这位重量级嘉宾的到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亲切表示,欢迎中国的总理“回家”。
和施瓦布一样,在不少人眼中,今年冬季达沃斯最重磅的环节无疑是李克强的致辞和工商界对话。在汇聚于此次论坛的众多目光中,李克强所承载的身份恐怕不仅仅是“中国的总理”,他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阵痛期答疑解惑的“解说员”,是向其他国家推介中国产品和新发展模式的“推销员”。
解说员:释疑中国经济“阵痛期”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然而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通货紧缩迹象显现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模式方面已经再无先例可循。
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增长动力?转型升级遭遇阵痛时如何面对?在瑞士小镇达沃斯,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商界人士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解说员”的身份十分关注。
“我们没有采取强刺激,而是强力推进改革。”21日,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发表特别致辞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是内在的经济规律。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不一味追求速度,紧绷的供求关系变得舒缓,重荷的资源环境得以减负,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的“列车”不仅不会掉挡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机遇,形成新动能。
“瑞士达沃斯是滑雪圣地,大家知道,滑雪有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气,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就是要在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当中,平衡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关系”,他以在瑞士滑雪的巧妙比喻,阐释了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
然而,先行“探路”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比后来者更大的风险。21日下午,在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上,与会企业家对近期中国房地产调整、影子银行等问题表示担忧。
李克强回应称,房地产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调整是正常的,中国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中国政府对影子银行亦予以高度关注,有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