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前提是要有完备的企业管理体系,这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企业规范运营的基础。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企业管理上的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电网企业管理之路。”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彭建国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作为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迫切需要加速推进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现代化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无疑为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变革创新提供了启示。”
记者: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水平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彭建国: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世界级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造就世界一流的企业。国有企业和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个是国际化经营能力。国内很多企业规模大,效益也不错。但不能忽视的是,国内市场本身规模巨大,有实力占据国内市场并不代表在国际上拥有竞争力。世界500 强榜单上,大部分还是被国外企业占据。一个是信息化水平。国际知名企业基本上都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实现管理的再创新。比如,沃尔玛低成本供应链管理,很多业务通过网络完成。英国石油公司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能自动向市场询问基础价格,每年节省数十亿英镑的采购开支。第三是管理创新能力。国外企业重视管理上的创新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比如丰田的精益生产、GE 的六西格玛管理等,而我们学习模仿居多,创造性应用较少。最后一个是风险管理。国际一流企业建有完备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并与日常管理融为一体,形成了风险管理的文化。而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记者: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您认为,在国家提出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管理变革提出哪些紧迫的要求?
彭建国:近年来,国有企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 年1 ~ 11 月, 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40 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1.95 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国有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型和基础型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当前,改革是最紧迫的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环境下,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放大过去既有的比较优势,通过管理上的创新变革,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顺应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