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火的资本市场活生生的价值体现
2014年末,全社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股市。在惊喜的注目之中,中国电建股价几度涨停。其实,中国电建此轮股价上涨的势头早已显现。股市潮起潮落,深刻反映着国企改革的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务之急是改革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和存在形式。借助境内外资本市场,加快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
早在2011年10月18日,“中国水电”首次公开发行A股,当天最高涨幅达38.44%,当日成交70.5亿元,呈现逆势飙升之势。伴随主辅分离改革的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棋局步步铺开。在市场竞争力不断获得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于2014年1月2日,借壳“中国水电”实现了部分上市,股票更名为“中国电建”,整体上市指日可待。
早在上世纪末,目前隶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 “中国能建”)的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登陆A股。作为中国能建未来整体上市的依托平台,葛洲坝将在资产重组改革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12月19日,中国能建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6亿元。当天,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中国能建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向着上市的目标积极进发。
工程公司:转变的不只是称谓
在电建企业转型升级的热潮中,向工程公司转型、打造国际型工程公司不约而同成为这些企业新的发展战略。
“工程公司”的热度在行业内持续升温。
国际型工程公司一般指具有经营国际化、业务多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项目管理科学化、作业本地化等主要特征的工程公司,一般具有全功能工程项目总承包的能力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2013年,我国电力设计行业总承包新签合同总额达771.12亿元,同比增加37%,完成总承包合同总额达394.9亿美元,同比增加25%。工程总承包在电力建设领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少企业也深刻意识到这一国际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纷纷加速设计、建造、运维环节的资源整合,不断推动项目参与各方的协同,通过优先发展总承包业务,抢抓企业向工程公司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向工程公司转型步伐。
可以预见到,从设计、建设企业向工程公司转型已经成为电建企业未来发展的主线。但需要注意的是,向工程公司转型的过程实质是推动各企业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业务,向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后期服务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在内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转型。企业需要解决好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现有组织架构不适应、内部思想观念转变等等诸多问题。